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公眾對三中全會為什麼如此期待

http://www.CRNTT.com   2013-10-25 08:57:39  


 
  經濟學家吳敬璉,將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經濟描述為“半市場半統制”過渡狀態。吳敬璉認為,這種過渡體制建立後,出現了兩種可能的發展方向:或者是政府逐漸淡出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加強自己在市場失靈的領域諸如市場監管和提供公共產品等方面的職能,使過渡性的體制逐漸成長為在規則基礎上運轉的現代市場經濟,即法治的市場經濟;或者不斷強化政府對市場的控制和干預,不斷擴大國有部門的壟斷力量,蛻變為政府全面控制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資本主義畸形體制。十八屆三中全會承擔的歷史使命就是做好這個“選擇題”。

  事實上,歷次三中全會的的核心問題也都是調整公與私的關係。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勾勒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提出建立國有企業現代企業制度、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等政策,為市場經濟“姓資姓社”的所有制關係定下結論;十六屆三中全會則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要求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首次提出現代產權制度。

  對於市場經濟,由十四屆三中全會的“建立”到十六屆三中全會的“完善”,下一步又該是什麼呢?這應該就是十八屆三中全會該說的問題。

  【21獨家研究】(2013-10-23 15:24:54)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