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吉林大火反思底層勞動者的處境

http://www.CRNTT.com   2013-06-05 11:32:51  


吉林德惠禽業公司火災現場(圖:新華網)
  中評社北京6月5日訊/“失去生命是最大的悲劇,死亡帶來最大的警示。然而,119個生命所代表的那個群體,無論是叫他們藍領、底層勞動者,還是普通產業工人、勞動密集型行業從業人員,他們其實都早有特定的畫像…”《長江日報》今日登載評論員肖暢的文章“從吉林大火反思底層勞動者的處境”,全文如下:

  截至6月3日20時,吉林德惠市寶源豐禽業有限公司重特大燃燒事故已造成119人遇難,70人受傷。目前,國務院已成立特別調查組,相關責任人已被控制,死難者的家屬開始獲得安置、安撫。人們為逝者哀痛,仍然通過各種方式進行關注。

  吉林方面已經連夜召開了重要會議,還將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治理活動。礦山、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建築施工、消防、天然氣、工商貿等領域和行業以及商場、學校、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將被納入隱患排查整治範圍。這都是必須,然而代價太過沉重。

  我們身邊,有不少寶源豐禽業這類工廠,有無數埋身其間奮力工作的工人。礦難、火災、爆炸,類似的事故在重複發生,調查、反思無不嚴肅,從制度上加碼的聲音總是盤旋耳邊。調查處理,這是事後的行動,但安全事故頻發,越來越讓人看到,事故沒有選擇意識,然而底層勞動者確實往往容易遭遇事故,更容易遭受人身傷亡。大通間、幾百人、生產流水線、通道不暢,這就是這起事故呈現給我們的背景畫面。

  這兩天,人們在問車間為何只開一扇門,各類工廠、車間的封閉管理狀態,一並被總結和發問。對於這些工人來說,這些工廠管理細節他們難道不知道?問題在於,他們沒有條件、渠道去爭取做出改變。作為生產流水線的人,他們沒有能力計較太多,給予的就是該得的,包括安全。

  失去生命是最大的悲劇,死亡帶來最大的警示。然而,119個生命所代表的那個群體,無論是叫他們藍領、底層勞動者,還是普通產業工人、勞動密集型行業從業人員,他們其實都早有特定的畫像。

  工人們以他們健康的身體來到工廠,但在嚴苛和危險的條件下筋疲力盡地工作許多年後,可能很快就要面臨巨大的困擾。我們能夠看到,職業病、工傷事故等,如何給工人帶來維護自身權益的痛苦,我們也看到,工人的人身權利如何在一些勞動場面中遭到喪失文明底線的踐踏。我們看到,進入工廠的人們,如何面臨與父母、孩子長期離別的苦楚,我們也看到,工人的身體如何成為社會傷痛的忠實記錄者。

  這是他們身體上的畫像,還有精神上的畫像。廣州曾發布過一個《新生代產業工人精神文化生活現狀調查報告》,指出了新生代產業工人精神文化生活面臨的“三大瓶頸”:文化生活單調、娛樂方式單一;婚戀交友範圍狹窄、與異性接觸少;三是生活壓力不斷增大。其實,並非只是新生代產業工人,“工人”這個群體,精神上的不舒展和精神生活空間的極度有限性幾乎可以說是普遍現象。我們看到過一些工人成為“人才”,民工老板似乎也誕生了不少,但大量的工人都還只是勞動力,他們不處在求人的全面發展的階段,而是在求生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