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謝長廷雖加入中委會卻註定孤身走我路

http://www.CRNTT.com   2013-05-10 08:44:00  


 
  其一、既然謝長廷熱衷兩岸關係尤其是民共交流,就不應放棄“中委會”這個民進黨內的主戰場,而應在“中委會”內力戰群雄,排除萬難,設法改變民進黨的兩岸關係政策。否則,他在北京眼中的“份量”就並不足夠,難以成為權威。其二、既然謝長廷要選黨主席,並在得到蔡英文支持,及去年民進黨主席選舉中幾位蘇貞昌的競爭對手中,有人可能會“拔刀相助”的背景,他當選的機率不低;而在接任民進黨主席之後,必須將“中國事務委員會”也一併接過來。倘現在卻拒“入會”,屆時就將會形成尷尬境況。再說,現在拒絕“入會”,在黨主席選舉中,倘他提出改善兩岸關係以至是民共關係的主張,並批評蘇貞昌的保守態度時,就將會成為蘇貞昌反擊的藉口。

  但從“中委會”九名成員的立場看,謝長廷在會內並不佔有優勢。實際上,“中委會”成員的兩岸態度,基本上分為兩攤,蘇貞昌、游錫堃、邱義仁、柯建銘等為一攤;謝長廷、蔡英文為另一攤;陳菊、賴清德雖然主張兩岸交流,但只停留於地方政府的“位階”,對黨中央使不上力。而且,即使是在“交流派”的一攤,蔡英文的主張也不等同於謝長廷。也就是說,在“中委會”內,“交流派”完全居於劣勢。

  這個局面,蔡英文看得很清楚。因此有點意氣闌珊,在接到開會通知時就聲稱“另有行程”而公開宣告將會缺席。後來可能覺得首次回應就“劈炮”畢竟茜佳,因而昨日還是臨時改變主意,出席了會議;但在聽完了蘇貞昌的簡單致辭後陳明通的“報告”之後,就離開而去跑其“行程”了。看來,蔡英文對“中委會”的效能已經不抱希望,她現在要做的,是積聚力量爭取能在“二零一六”出線。畢竟,民進黨過往的傳統,是“總統”候選人的位階高於黨主席,全黨必須服從“總統”候選人,“黨綱”也必須暫時服從於“總統”參選政綱“(後來民進黨“全代會”還曾通過一個決議,將“總統”競選政綱列為“黨綱”的一部份)。因此,她可以不參加黨中央的活動,連中執委選舉也不派人參加,當然也就不太在乎“中委會”的職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