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陳來:國學依然是社會倫理的長久資源

http://www.CRNTT.com   2013-01-10 14:48:09  


 
語言學習還談不上軟實力

  東方早報:截至2010年10月,全球已有9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起322所孔子學院和369個孔子課堂。以孔子來命名中國在海外的語言推廣機構,可否看作是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的標誌?

  陳來:復興我倒不敢說,這至少是中國政府對孔子在中華文化中地位的一種肯定或認可。對孔子來說,這不是現在的中國政府加給他的一個光環,而是對他在2500年歷史中早已有的由歷史所賦予的地位的重新認可,還是一個比較積極的認可。按照國際慣例,語言學院要用本國最有名的文化名人來命名,比如德國的歌德學院,西班牙的塞萬提斯學院,都是用最有影響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偉人來命名。就這個方面來說,中文的海外學校,用孔子命名是最恰當的。

  對中國政府來講,相對以往三十年我們對孔子所抱的一種曖昧的態度來講,這是一個進步。

  東方早報:孔子學院發展這麼快,有人認為,它不僅只是個語言培訓機構,更是中國在大國崛起的背景下,一種軟實力的輸出。

  陳來:我覺得語言也談不上是軟實力。軟實力主要講文化裡面的那些深刻的價值、審美,它特有的那些能吸引人的地方。

  現在的語言教學,對大多數國家來講,是因為我們現在在世界經濟上處於一個誰也不能忽視的地位,它必須要跟你打交道,而語言就是第一位的訓練,所以沒必要過於拔高對它的認識。

  來源:2013年01月10日09:41東方早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