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什麼導致8天長假794人死於車禍

http://www.CRNTT.com   2012-10-09 11:28:50  


 
  “馬路殺手”後天又缺乏約束

  如果只是先天不足的話,後天是否能靠駕駛員自己補足呢?答案是,很難。一位在美國考駕照的中國人在當地開車上路,他總是跟前面的車跟的很近,他對美國朋友解釋說,不近的話,別的車就會穿插進來。這樣一種在車多路擠的“忙與盲”中培養出來的意識,許多人都覺得無可厚非。而前些日子,一本叫《尋路中國》的書在中國熱賣,這本書寫的是一個外國人在中國開車的故事。書中例舉了許多中國駕駛員的惡習,比如亂閃燈、亂按喇叭、亂超車……

  作者在書中說,“在中國,這個轉型期來得太快,很多駕駛員使用道路的方式直接沿用行人使用道路的方式——人們怎麼走路,就怎麼開車。他們喜歡扎堆前行,只要有可能,總是緊緊跟在別的車輛後面。他們不大使用轉向燈。相反,喜歡依賴汽車之間的身體語言:如果一輛車貼著左側行駛,那麼你可以推測得出,它即將進行左轉彎。……收費站也可能十分危險,因為多年排隊的經驗,使人們形成習慣,總在不斷地估量什麼才是最佳選擇,並以此快速做出判斷。駛近收費站時,駕駛員們喜歡在最後一刻變換車道,因此事故頻發。駕駛員們很少查看後視鏡。擋風玻璃上的雨刮器則被視為妨礙視線,車燈亦然。”

  顯然,想要扭轉不良的駕駛習慣,光靠駕駛員自覺是不可能的。良好駕駛素質的培養需要嚴格的立法和執法的配套。然而,有時候是法律規則本身有缺陷——例如兒童安全座椅的使用在中國是沒有法律規定的,只是在今年7月才出了一個國家標準,而中國每年有超過1.8萬名兒童死於交通事故;更多時候需要嚴格執法——一個正面的例子是,近年來交通事故數量有明顯降低,人們都認為這和嚴打酒駕、醉駕有關。

  ■ 要想減少致命事故,就得全面規範駕駛

  汽車保有量比中國多很多的美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顯著下降主因就在對規範駕駛要求更嚴苛

  在發達國家,交通事故死傷者的主體是駕駛員;而在發展中國家,多是行人等非肇事機動車輛上的人群受傷。而做好最基本的安全帶規範,即使汽車發生正面碰撞,安全帶能提供43%的保護;認真履行限速,行人的安全也要可靠得多。可見規範駕駛的重要。

  美國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也不少,但是近年來有著顯著的降低,2010年比2005年降低了25%。人們在分析原因時會提到,許多人換了安全性能更好的新車;公路在設計上更重視安全性……但是最為關鍵的一點是,在更為嚴苛的交通立法和執法下,人們在使用安全帶等細節上做得更好。例如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2010年度交通事故報告裡就說,2010年,兒童安全座椅救了303個兒童的命,而安全帶則挽救了12546人的命。

  超速駕駛也是道路安全事故的一大誘因,而研究認為光靠警察人工執法對於超速的作用其實不如探測裝置大。而美國在很偏僻的道路上都採用了激光探測頭測速。這些都有很好的震懾作用。

  所以,要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需要先天駕校的嚴格,也需要後天立法、執法的嚴格,如此一來,道路交通事故必將有大幅度下降。

  □ 結 語:交通事故讓許多人窮困潦倒、痛苦不已。而做到了規範駕駛,既是救人更是救己。

  (來源:騰訊新聞評論《今日話題》2012年10月9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