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許信良緣何也要摻一腿民進黨主席選舉?

http://www.CRNTT.com   2012-04-04 10:36:11  


 
  實際上,要做“總統”,這是許信良自小的信念。他還讀國小時,就已發誓將來要做“大總統”。因此,在民進黨的二零零零年“總統”參選人競爭中,眼看到爭取連任台北市長失利的陳水扁要參選“總統”,就發表了“陳水扁參選無望論”,並要以民進黨《公職候選人參選條例》中的“四年條款”來“卡”陳水扁——按“四年條款”規定,民進黨員不得在四年內參加兩次公職選舉。而陳水扁已於一九九八年底參選台北市長,而第十任“總統”選舉是在二零零零年三月進行,正好是在這“四年條款”的限制期內。但黨內已形成了支持陳水扁參選“總統”的共識,民進黨中常會也已提案,專為陳水扁“度身定做”的“黨內特別提名條例”。眼看就將會發生黨內大分裂,陳水扁做了一些姿態,發表《為民主的前景、黨的團結,做最誠摯的呼籲》聲明,建議民進黨全代會不要修改“四年條款”,一致推舉許信良為“總統”大選候選人,以避免創黨以來最嚴重的分裂危機。但在張俊雄等人的堅持下,民進黨還是堅持要通過“黨內特別提名條例”,張俊雄還發炮反擊許信良“連戰的錢一定不能拿”。許信良眼看大勢已去,發表《同志們,我們在此分手》的脫黨聲明,立即投入“總統”大選。兩天後,民進黨在高雄召開臨時全代會,以空前的支持率通過“黨內特別提名條例”,為陳水扁的“總統”參選人黨內提名排除“四年條款”的障礙。

  此後,許信良與陳水扁就反目成仇。尤其是在陳水扁大搞“一邊一國”、“廢統終統”等“台獨”分裂活動,及其貪賄犯行暴露之時。直至陳水扁被囚並被開除出民進黨後,許信良才又返回民進黨,並參與二零一二年“總統”參選人黨內初選,但卻敗於蔡英文手中。不過,其表現卻受到黨內外欣賞,這可能是由於他反正沒有出線的機會,因而反而較為超脫之故。

  現在,許信良要參選黨主席,與蘇貞昌相比,實力懸殊。為何他還是明知不可為而為呢?既有可能是為個人的地位,也有可能是為“大膽西進”的理念。當年,在他出任民進黨主席時,就極力推動民進黨轉型,並主辦“中國政策大辯論”,間接促成了凍結“台獨黨綱”的《台灣前途決議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