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港人口三大弱項不可忽視

http://www.CRNTT.com   2012-02-23 09:49:55  


 
  昨日統計處發表的最新人口普查結果,不僅對未來的政策制訂者提出了不少難題,對市民大眾來說也有不少值得關注和思考之處。普查結果有三大變化:

  一是老了——本港人口年齡中位數由二○○一年的三十六點七歲,上升至去年的四十一點七歲,也就是說,過去十年間,“香港人”總體“老”了五歲,而且由“後生仔”步入了“哀樂中年”!

  二是男的更少了、女的更多了。十年前,每出生一千名女性就有九百六十名男性,去年,後者降至八百七十六名。

  三是“陰盛陽衰”的同時,“男的不願娶、女的不想嫁”,適婚年齡組別(二十至四十九歲)的未婚率,男的由十年前的百分之三十九增加至百分之四十六點八,女的由百分之三十四上升至百分之三十八點九。

  此三點基本變化:人口老了、男的少了、婚姻弱了,對本港社會、經濟和其他方面的發展會帶來什麼改變,是不言而喻的。其中,人口老齡化當然最值得關注:到二○三五年,每四個港人中,就有一個年在六十五歲或以上。也就是說,到時本港勞動力供應不足,一名年輕人可能要面對六位老人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公共醫療的負擔更會不勝負荷。

  因此,在最新的人口普查數字面前,特區政府必須要從速檢討和重新制訂整體人口政策,包括提高子女免稅額以鼓勵生育、提供更大的供樓稅務優惠來鼓勵年輕人結婚、加快推動全民醫療保險計劃、認真考慮設立全民退休保障金,以及增撥資源提供更多老人院舍宿位和老人家居支援……。而與此同時,人口普查結果也為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內地“雙非”孕婦來港產子問題提供了一個不同的思考方向:我們已經“老”了,有一些新鮮血液加入這個社會未必是一件壞事,只要事先作好規劃和安排,“雙非”嬰可能是港人之福。看看日本和北歐一些高齡人口國家,有人肯去生孩子落戶,歡迎還來不及呢。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