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星條旗在巴格達降下,美國收獲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1-12-17 11:24:40  


 
  後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派系林立,政治平衡微妙,弱勢的馬利基政府曾創造過連續289天組閣失敗的世界第二內閣難產紀錄。如今政府雖勉強組成,但地域、教派摩擦不斷,政府號令不行,不論人口最多的什葉派、離心力最強的庫爾德人,或曾在薩達姆時代居特權地位的遜尼派,對現實都有強烈不滿,民主體制雖然在形式上得以運轉,但起決定作用的,卻仍然是各種台面、台下的政治交易。就在降旗儀式舉行前兩三天,巴格達、摩蘇爾等地都發生槍擊致死事件,南部輸油管幹線一日被炸三次,更早一些,在本月初,甚至發生了針對總理馬利基的未遂炸彈襲擊,所謂“穩定”,恐怕也是有限的。

  至於“自主”則更只有天知道了:美軍之所以不顧馬利基挽留執意“全撤”,是因為後者迫於國內強烈反對,不肯給予繼續留駐的美軍以治外法權,而一個在21世紀仍會被理直氣壯要求治外法權的“獨立國家”,其自主性究竟如何,不問可知。

  美軍在伊拉克最大的收獲,是顛覆了叵測的薩達姆政權,在中東腹地打下了一個牢牢的美國楔子,扭轉了巴格達條約瓦解後,美國在中東的被動、退卻局面。然而為此美國也付出了巨大代價:由於未能在伊拉克尋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國的公信力削弱不少;薩達姆的崩潰和伊拉克的削弱,讓更叵測、更危險的伊朗迅速坐大,成為地緣政治的更大噩夢,和美國更頭疼的對象。至於損兵折將,勞師糜餉,反倒在其次了。

  對於奧巴馬而言,從伊拉克撤軍兌現了其競選承諾,更在大選前不失時機地再次喚醒人們對布什和共和黨失策的回憶,順應了美國民調的趨勢,這些都將成為他的即期政治財富。但美國人所要的並非僅僅“撤軍”,而是“凱旋”,是不用再花錢、卻能保住“勝利果實”。而在美伊矛盾愈演愈烈,“阿拉伯之春”宗教色彩日益凸顯,歐美驚呼“失控”的背景下,這個“勝利果實”是否能保持,著實不好說。就伊拉克的政治局勢看,什葉派人數最多但和伊朗關係密切,遜尼派政治經驗豐富卻有薩達姆的前科和“基地”的瓜田李下之嫌,至於庫爾德人,任何政治上的輕易押注,都可能導致地緣政治的大崩盤。至於“少花錢”,一旦美國-伊朗矛盾加劇,美中央司令部就不得不再次增兵調將,今日從伊拉克抽身之省,或許翻成日後到處尋落腳點、支撐點之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