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全球股市暴跌背後的邏輯

http://www.CRNTT.com   2011-08-12 09:55:19  


 
  不過,奇跡與騙局相差不過半步。歐洲在2008年前享受的繁榮,除了歐元區統一帶來的推動之外,同樣有房地產泡沫的“貢獻”。2008年繁榮落幕,歐洲各國政府如同美國政府一樣,負債規模急劇攀升。與美國不同的是,歐洲是一個分裂的大陸:在歐元區的設計之下,歐洲被分裂為競爭力強勁的北歐與競爭力不足的南歐。持續逆差的南歐國家依賴外資來為政府赤字融資,債務占比迅速超越界限。市場的不安很快釀成希臘危機。

  此時,歐洲人的傲慢導致錯誤:他們沒有及早承認希臘是無法挽救的,創可貼式救助浪費了寶貴資金,而市場完全明白這套把戲不可維持。

  上周,市場對同樣問題重重的國家擔心越過臨界點:西班牙、意大利國債遭受拋售,其10年期國債利率高達6%以上(相比之下德國利率水平僅為2.4%左右),市場連鎖反應導致龐然大物如法國也備受懷疑;進一步看,更可怕的是上述大國的債務規模:與希臘、愛爾蘭、葡萄牙加起來區區6400億歐元相比,西班牙負債6390億,法國16000億,意大利18000億。

  長期以來,實施福利主義政策的歐洲各國稅負負擔極重。龐大的稅收與更加龐大的支出、僵化的勞動力市場、過高的福利措施等制度弊端,抑制了歐洲經濟的創新發展能力不僅財政支出占GDP比例遠高於美國,失業率也長期高於美國。

  與此同時,歐元區統一令南歐各國債務本質上成為外債,這些債務的投資人,除了歐洲央行等政府機構之外,也包含歐洲以及美國銀行等大量私人投資機構。這種情況下,一旦債務比例超出界限,私人投資者迅速察覺到南歐各國難以兌現其還本付息承諾。

  當下困難在於令私人投資保持鎮定。一方面,德國等北歐國家並無政治意願、經濟實力救助包含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在內的南歐國家;另一方面,銀行等私人投資者自身狀況並不健康。必將到來的希臘債務重組將侵蝕其本金,迫使它們甩賣南歐各國債券為主的各類資產。由此引發的損失將引發進一步的收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在螺旋般甩賣、損失循環中不僅未得改善,反而持續惡化。簡言之,歐洲有可能重複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的經典路綫。

  歐洲央行對此風險無疑是清醒的。他們建立了規模巨大的救助基金,希望借買入南歐各國債券穩定投資者情緒。然而,鑒於南歐各國面臨不僅是流動性危機,而且是支付危機,除非投資者相信南歐各國可以迅速縮減其債務規模,否則,歐洲央行的財力不足以包攬私人投資者甩賣的資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