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夏斌:中國如何從金融弱國走向金融強國

http://www.CRNTT.com   2011-04-05 09:07:45  


 
  問:你對中國匯率改革有何看法?

  夏斌:當前的國際貨幣體系是以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為主要儲備、結算貨幣,各主要貨幣之間匯率自由浮動,各國自由選擇儲備貨幣、匯率制度和匯率調節機制。從全球看,當各國都只顧本國利益,“獨自制定政策”時,任何一個匯率體系都無法保持良好的運行。

  中國只要繼續保持有效的改革開放,未來10年經濟仍有潛力在全球經濟中保持相對高速的增長。但未來的增長模式面臨與以往不同的挑戰,經濟增長將不得不從粗放式、出口導向轉向效率型、內需為主的增長。而國內金融業的大開放、經濟體的市場化改革以及民主政治改革任務尚未完成。

  中國金融戰略過渡期內,簡單選擇盯住某個貨幣的嚴格的固定匯率或者選擇完全浮動的匯率(兩極論),都不符合中國利益。中國當前既不適合實行嚴格的固定匯率制度,也不具備條件充當國際上(包括區域內)的關鍵貨幣、實行完全浮動的匯率制度,而是需要選擇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借助美國等中心貨幣優勢,使人民幣逐步成為亞洲區內的重要貨幣。

  亞洲成立共同貨幣區具有現實的利益。隨著中國影響力的加大,人民幣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必要性會越來越大,但人民幣在當前階段直接充當亞洲關鍵貨幣的條件尚不完全具備。中國的經濟實力、宏觀調控能力以及為世界其他國家所認可的程度,還沒有完全達到能獨立承擔貨幣區內關鍵貨幣的水平。

  在當前和未來動蕩、不確定的國際貨幣體系下,大國經濟體匯率制度改革的根本出路主要在自身。通過改善中國自身的經濟結構與增長質量,提高貨幣政策的獨立調控能力,逐步實現資本賬戶的完全開放,來促成建立讓市場真正相信的、盯住“一籃子”貨幣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通過人民幣逐步區域化、國際化的漫長進程,最後水到渠成,使人民幣匯率完全融入國際間的浮動匯率體系,使人民幣成為國際主要儲備貨幣之一。

  問:今後人民幣是否具備國際化的條件?

  夏斌:世界經濟增長的中心正在向亞洲轉移,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經濟長期穩定增長,人民幣幣值穩中有升,對外投資近年急劇上升,這為人民幣國際化奠定了基本的經濟基礎。隨著中國經濟在世界的影響力不斷增大,人民幣幣值的相對穩定以及人民幣國際化也成為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穩定發展的期盼。

  對於正在進一步崛起、到本世紀20年代有望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中國而言,追求本幣的國際化,是中國長遠的核心戰略利益。但中國在綜合國力、獲得國際社會普遍信任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人民幣在相當長時間內還不適宜完全國際化。既然人民幣國際化不能一蹴而就,在2020年之前的金融戰略過渡期內,人民幣國際化應追求的只能是區域化目標。

  當前,人民幣在邊貿地區的報關、結算、對外直接投資等方面早已取消外匯政策限制。去年7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達1037億元。中國與蒙古、越南、尼泊爾、吉爾吉斯坦、俄羅斯等8個主要國家分別簽訂邊境地區雙邊本幣支付結算的協議。人民幣在蒙古、老撾、緬甸已成為事實上的流通貨幣之一,在越南境內,絕大部分消費可以用人民幣結算,在朝鮮當地被譽為“第二美元”。

  中國政府應進一步放寬境內自然人到境外消費的換匯額度,允許境外貿易融資,繼續推動中國央行和海外各國央行人民幣互換計劃等,支持世界各地區“區域貨幣”、“貨幣同盟”的發展,探索與其簽訂貨幣互換計劃,用雙邊貨幣開展貿易結算的方式與便利措施。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