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大陸專家:馬英九應大格局超越自己

http://www.CRNTT.com   2010-06-05 00:36:48  


團結才有力量,馬應牢記在心。
 
  執政得失

  二年前台灣民眾對馬英九曾有許多期許:包括傷痛癒合者(wound-healer)、優先次序的決定者(pace-setter)、和平締造者(peace-maker)、以及奇跡創造者(miracle-maker),化“不可能”為“可能”、化“夢想”為現實。4這是馬英九不能承受之重。馬英九的執政得失,可從五個方面進行剖析。

  首先,揚棄“鎖國”,迎向世界,引領台灣走上開放之路。確立“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執政總路線,以“厚植政經實力”、“尋求兩岸和解”及“建立國際高度”作為三大主軸,順應全球化的潮流,免於被邊緣化的命運。5確立“親美、和中、友日”的“國安”策略,尋求台灣與美國、日本以及大陸關係的三邊平衡。6台灣王昆義認為馬的戰略是政治、軍事上親美、經濟上親中。7由此,打破民進黨八年執政的閉鎖樊籬,實行全方位開放,為台灣創造無限生機。

  筆者認為馬英九經營治理台灣的戰略核心為“向台灣交心,向中華交待,向美日交情。”其中,“向台灣交心”是現實的、核心的、選票導向策略,並以“新台灣人主義”、“台灣主體意識”、“新台灣地理觀”、“台灣核心價值”、“台灣精神”加以詮釋。“向中華交待”則是虛擬的,屬於情感主義取向,馬不斷強調“兩岸同為中華民族”、兩岸“血濃於水的同胞親情”,馬熟讀中華古典詞章,但“讀經不讀史”,馬的中華情懷為台灣政治現實離析為“抽象不具體”、“虛擬不現實”、“朦朧不聚焦”的內心嚮往與孺慕之情。馬英九“向美日交情”則是一種不得不然的“外交”策略、生存之道。8

  其次,推動兩岸和解,創造和平發展契機。台海局勢由緊張轉為緩和,由對峙轉為對話,戰爭風險大幅降低,“不但功在台灣,功在兩岸,功在民族,還惠及東亞和平。”9兩岸在共同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揭開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新頁。馬採取“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漸進策略加以推動。兩會恢復了協商談判,簽署了12項協定、1項共識以及MOU,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正緊鑼密鼓的商洽中,“海旅會”與“台旅會”已互設辦事處。兩岸經貿合作向“正常化、制度化、機制化”的縱深推進,陸客赴台旅遊近百萬人次,陸資赴台投資數千萬美元。“三通”已告實現,兩岸“一日生活圈”逐漸形成,兩岸時空距離縮短,兩岸同胞之間的心靈距離也開始拉近,兩岸“大交流”格局初步形成,當前,兩岸正共同參與、共同見證、共同分享、共同成就上海世博會,凝聚“世博典範”。兩岸文化教育、人文科技交流成為兩岸經貿合作之外又一重要篇章,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參與到兩岸關係的大潮中來,分享“紅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