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吸次貸危機教訓 推中國金融改革 | |
http://www.CRNTT.com 2009-04-24 10:44:44 |
二、我國金融改革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美國“金融創新擴張模式”導致次貸危機並引發全球金融海嘯的嚴重後果,給中國金融業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警示。 第一,金融改革須以“國家金融安全第一”為原則,不應一味要求迅速與國際一體化。在今次金融危機中,歐美、日本等國的很多商業銀行、投資銀行都面臨巨大的危機甚至破產,而我國的商業銀行卻較為健康。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的金融體系還沒有與國際金融體系一體化。前些年,不少人批評中國的金融改革與國際接軌太慢,但經歷亞洲金融危機尤其是今次金融海嘯之後,應該作出明確結論:在我國金融市場發展還沒成熟的時候,不能一味追求迅速的一體化。從國際化的角度來講,金融改革的關鍵不在於快慢,而在於穩健。監管部門應以國家的金融安全為大前提,穩健地讓中國的資本市場逐漸跟世界接軌。 第二,明令禁止國家投資機構和國有銀行購買複雜而高風險的美歐衍生金融產品,也不容許美歐的金融機構來我國推銷這種金融產品。從今次美國的次貸危機拖累全球的結局可以清楚看到,如同傳銷過程中的少數“上家”獲得巨大利益、眾多“下家”則被套牢的狀況一樣,美歐金融機構正是利用金融投資活動的全球化,將其“創造”的複雜而高風險金融衍生品搞金融“傳銷”,掠奪其他國家的利益。對這種利用金融創新圖利的模式,須嚴加防範。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應將金融全球化限於金融基本職能方面,在衍生金融產品的“傳銷”問題上,須保持金融體系的獨立性,與金融過度擴張的金融體系相隔離,不參與其相關金融投資活動,堅決禁止國家投資機構和國有銀行使用外匯儲備購買複雜而高風險的美歐金融衍生產品,也不容許美歐的金融機構來我國推銷這種金融產品。在今次金融海嘯中,香港有數萬散戶購買了幾百億屬於金融衍生產品的雷曼債券,蒙受巨大損失,教訓極為慘痛。 第三,金融監管和金融創新必須步伐一致,相互匹配。金融創新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金融創新在增加信貸資產流動性、提高市場效率、促進風險分散渠道多元化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另一方面,金融創新背後所隱藏的巨大風險因素更不容忽視。資料顯示,我國商業銀行利差收入佔比高達85%以上,說明我國商業銀行收入來源單一,過度依賴於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我國的商業銀行通過金融改革,發展混業經營拓展盈利模式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從次貸危機引發金融海嘯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認真吸取美國監管缺位的沉痛教訓,一定要將金融監管和金融創新的步伐協調一致,既不能監管過度,更不可創新過度,每項金融創新工具和政策的出台,必須要有相應監管措施與之匹配。在鼓勵商業銀行進行業務創新和產品創新的同時,必須加強相應監管,並切實加強不同業務之間風險“防火牆”的建設,確保金融體系的健康運作,有效防止危機爆發演變為全面風險,避免導致銀行的融資功能完全喪失。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