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危機使“兩會”成世界焦點

http://www.CRNTT.com   2009-03-05 06:44:17  


 
  尤其是在刺激經濟配套和新貨幣政策開始落實之後,中國經濟立即出現了令人鼓舞的跡象。中國政府去年10月宣布取消借貸上限,結果使銀行貸款大幅度上升。今年1月,儘管春節假期銀行休業多日,但新貸款數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同樣,基礎設施的投資也在猛增,去年12月的交通設施投資就比一年前增加了61%。基礎設施項目的擴建,拉高了原材料價格,例如鋼鐵價格就比去年11月高出20%。

  對於以上情形,外界都在密切關注,或樂觀或悲觀,眾說紛紜。這也再次表明,中國經濟的任何一個表現,都會影響各國對本身經濟前景的預測和判斷。實際上,中國能否早日走出金融危機,能否率先復甦,外界更是在密切觀察,其中最大的疑問是:依靠現有的刺激措施,中國是否足以快速復甦,是否足以達到自己設定的8%的增長目標?

  這個關鍵的疑問,使今年的人大、政協“兩會”成了全球關注的焦點。在不久前的歐洲之行中,總理溫家寶公開表示,在必要情況下,中國政府還將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來刺激經濟,引起了各國政界和輿論的關注。而在上周末與網友對話時,溫家寶再次提出了加大救市力度的可能性。

  根據中國媒體的報道,中國2009財年的預算赤字有可能達到95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GDP的3%,為最近幾十年來之最。至於具體情況如何,其他國家,特別是東亞和美歐,必定都會密切注視北京“兩會”的動態。

  中國刺激內需的財經政策之所以受到世界的關注,根本原因是其效果會牽動其他國家的經濟。中國內需的旺盛,意味著它將大量吸收外國產品和原材料,從而直接帶動其他經濟體的復甦進程。憑借現有的經濟規模和貿易規模,還有政府的強大購買力,中國經濟是具備這種輻射能力的。最起碼,中國可以自救,不會給其他國家增添負擔,反而還有意願和能力為世界經濟的復甦創造機會。因為有這些原因,中國今年的“兩會”格外引人注目§,就是很自然的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