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警惕美國正在成為全球資金的黑洞

http://www.CRNTT.com   2009-02-26 07:08:37  


 
  再次,美國和國際的金融機構在巨大虧損的壓力下,紛紛被迫收縮財務杠杆,通過出售在其他國家的資產來償還債務。全球主要銀行和金融機構同時起動去杠杆化進程,導致短期國際資本,和中長期投資,通過出售變現,從新型市場國家的資本市場大規模撤出,重新流回美國。

  另外,除美國、日本、中國以外的多數國家的匯率急速貶值,股市和經濟持續下降,這些國家的企業和個人的資金進入美國的數量也在不斷地增加,有的尋找在美國房市和股市中的撈底機會,有的乘機購並美國和其他國家的企業(2009年頭兩個月中,德國和中國是海外購並第一第二名),這些因素都形成了極大的美元需求,進而推動著匯率朝著美元升值的方向變化,更加大了美國債券和美國資產的吸引力。

  最近,黑洞現象中的第二波正在到來。美國和歐洲企業正在出現可能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賴賬(Defaults)高潮。據2月16日《華爾街日報》報道,今明兩年,美國公司賴賬的公司債券和貸款總額將高達4500到5000億美元。歐元區的企業債務更高,負債總額超過11萬億美元,為GDP的95%(美國企業的債務為GDP的50%)。可能出現的賴賬總額將更大。

  從賴賬到壞賬

  這些要擺脫困境的選擇並不多:一是資產出售套現來還債;二是和投資者協商延遲債務兌現期限;三是發行新的公司債券(從股市上再融資的可能性已越來越小),今年1月歐元區企業所發行的新債券總額,創出1590億美元的新高。這樣,一方面它們需要吸引更多的資金來脫困;另一方面,一旦無路可走,只能賴賬,越多的賴賬,只會一連串地引起越多的壞賬,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第二波中的另一個衝擊方向 來自於歐美的銀行和金融機構的資產狀況進一步惡化。美國的一些主要的銀行都已被認為是資不抵債,喪失了償付能力。IMF認為美國信貸資產的潛在損失,已從2008年10月時的1.4萬億美元,提高為現在的2萬億美元。美國財長蒂姆.蓋特納在2月10宣布了修復銀行體系的新計劃,市場的反應是負面的。到2月20日,道瓊斯指數已跌到6年來新低。花旗和美銀的市值已分別萎縮至106億美元和242億美元。投資者已經不能相信這兩個銀行的市值,憂慮政府會隨時接管這兩家銀行。

  美國俄勒岡州地方銀行Silver Falls Bank日前遭美國監管當局接管,成為美國今年第14間倒閉銀行。持續不見底的經濟衰退下,可能愈來愈多消費者和私人公司會拖欠還債,將加速銀行倒閉速度,銀行界估計年底前美國會有近100間銀行將會倒閉,涉及資產約500億美元。(RBC資本市場銀行資產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卡西迪預計,未來3至5年內會有1000間銀行和金融機構倒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