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香港兩大通訊社對話:堅守新聞專業

http://www.CRNTT.com   2023-07-20 00:02:36  


香港中國通訊社社長王佳斌一行日前到訪中國評論通訊社。圖為:中國評論通訊社總編輯羅祥喜(左一)、香港中國通訊社總編輯黃少華(左二)、中國評論通訊社社長郭偉峰(左三)、香港中國通訊社社長王佳斌(左四)、中國評論通訊社副社長肖瑞(右三)、香港中國通訊社副總編輯羅光萍(右二)、中國評論通訊社常務副總編輯陳耀桂(右一)合影。(中評社 陸文煜攝)
  中評社香港7月20日電(記者 載豐)香港中國通訊社社長王佳斌與中國評論通訊社社長郭偉峰日前進行了近三個小時的對話,作為香港本地最大規模、最具實力的兩家通訊社,雙方就香港當前媒體生態及通訊社的時代責任、傳播理論實踐創新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對話與討論。

  兩大通訊社負責人在對話中一致認為:在愛國者治港新階段的通訊社,必須堅守新聞專業精神,要積極為香港進入由治及興新時代發揮輿論引導作用,同時要有嚴格的“守門人”制度,要高度尊重新聞的客觀性,要求真、求實地傳播“一國兩制”實踐成果。

  香港中國通訊社社長王佳斌、總編輯黃少華、副總編輯羅光萍於18日到訪中國評論通訊社,中評社予以熱烈歡迎,社長郭偉峰、總編輯羅祥喜,副社長王平、肖瑞、常務副總編輯陳耀桂、助理總編輯郭至君、林艷、編委束沐、曹潤來出席了兩大通訊社負責人對話會,並進行了深入討論。

  香港中國通訊社(簡稱中通社或香港中通社)於1956年11月13日在香港正式註冊成立。作為立足香港、關注台灣、報導內地、面向海外的一家香港本地通訊社,中通社一直秉持真實、客觀、公正、專業的新聞理念,向全球各類媒體尤其是華文媒體用戶提供文字、圖片和視頻資訊。中通社主要服務對象是港澳台、東南亞及美歐等地的華文報紙、電台、電視台,目前採用中通社電訊新聞的客戶約300家;同時在自營平台和多個社交媒體官方帳號擁有大批讀者。中通社在香港有一支經驗豐富的採編隊伍;在中國內地及海外設有一支特約記者隊伍定期供稿,並與其他新聞機構交換稿件。目前每年提供文字圖片視頻通稿、網路稿及新媒體稿等各類新聞產品逾10萬件。數十年來,中通社積極參與重大新聞事件採訪,及時、客觀地報導世界各地新聞事件。近年來,中通社不斷尋求新聞業務與傳播能力的突破和改進,以求擴大在全球華文傳媒界的影響力和公信力。香港新聞網由香港中通社主辦,是香港極具特色、被港澳台及內地網民共同認可並廣泛關注的區域性新聞資訊網站。香港新聞網於1995年7月1日創辦,原名“中通網”,2009年9月起,網站啟用“香港新聞網”名稱。香港新聞網以展示“港味”更濃、“海味”更足的中通社報導為主要特色,及時發佈港澳台地區、中國內地、國際上發生的重要新聞,關注、解讀時事熱點及民生話題,是海外及內地網民瞭解港澳台新聞的重要參考平台之一。

  中國評論是1997年在香港成立,現在集通訊社、新聞網、新媒體、雜誌、出版社、智庫為一體,分為兩大核心板塊,成功構建兩岸共同媒體、智庫媒體新概念、新形態,在兩岸關係中發揮獨特的領導、塑造、影響話語權的作用。其核心板塊中國評論通訊社(簡稱中評社)是香港本地通訊社,也是兩岸四地第一家數字化網絡通訊社,2004年在香港註冊成立,2005年6月正式對外發稿,目前已在香港、北京、廣州、台灣、美國華盛頓特區、洛杉磯、韓國首爾等地建立起比較完整的新聞採編體系。中評社下轄四大新聞網,在兩岸關係、港澳問題、中美關係、東亞安全問題方面發揮獨特的輿論傳播作用。中評社每年約採發10萬則新聞稿,數萬張新聞圖片,在兩岸關係新聞傳播綜合影響力名列前茅。另一核心板塊是中評智庫基金會,該會與中評社融合為一體,構建了獨特的智庫媒體形態,並與兩岸及港澳、美國、韓國、日本近300家主流智庫、學術團體簽訂了合作協議。基金會下設的大數據中心,擁有相當數量的研究員、分析師、工程師,大數據中心能夠對兩岸關係、港澳問題進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分析,能夠完成各類大數據分析報告和數據新聞,在新聞媒體和智庫機構中獨樹一幟;此外基金會下屬的《中國評論》月刊至今已出版25年,是兩岸政府均批准公開發行的政論雜誌,也是台灣“國家圖書館”館藏期刊,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東亞圖書館館藏雜誌;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從2004年成立至今,已經為兩岸各智庫、學術機構出版圖書刊物450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