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意象三角 中美與兩岸

http://www.CRNTT.com   2022-01-30 00:05:33  


 
  注釋:

  〔1〕“意象”即“層次”,後來的學者多將華爾茲的意象分析方法總結為層次分析法,本文使用了原作者的原意。參見:Waltz, Kenneth Neal, Man, the state, and wa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p. ix;[美] 肯尼斯·華爾茲:《人、國家與戰爭:一種理論分析》,信強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1頁。

  〔2〕秦亞青:《層次分析法與國際關係研究》,《歐洲》,1998年第3期,第9-10頁。

  〔3〕Singer, J. David, "The Level-of-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orld Politics: A 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1, p. 91.

  〔4〕[加拿大] 諾林·利普斯曼、[美] 傑弗里·托利弗、斯蒂芬·洛貝爾:《新古典現實國際政治理論》,劉豐、張晨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前言第Ⅱ頁。

  〔5〕Hussain, Nazir, and Fatima Shakoor, "The Role of Leadership in Foreign Policy: A Case Study of Russia under Vladimir Putin," IPRI Journal, Vol. 17, No. 1, 2017, p.6.

  〔6〕張清敏:《對外政策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83頁。

  〔7〕迪特默教授在描述“三角共處”這一形態時使用的是法語ménage à trois,此處中文意思引自:王曉虎、耿署:《試論美國為何不會協防台灣:權力樞紐與非對稱戰略三角視角》,《台海研究》,2017年第1期,第63頁。

  〔8〕Dittmer, Lowell, "The Strategic Triangle: An Elementary Game-Theoretical Analysis," World Politics, Vol.33, No.4, 1981, p. 489. 

  〔9〕此處“緊張三角”(Tension Triangle)表述是本文作者根據已有研究總結而來,但對“緊張三角”關係的相關論述早已有之,參見:夏立平:《當代國際關係中的三角關係:超越均勢理念》,《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年第1期,第18頁。

  〔10〕對於將“戰略三角”模型適用於台灣問題的討論時,國(境)外學者多是直接將中國大陸、中國台灣、美國看作三角,並通過三角互動來分析台灣問題的發展走勢,參見:Cabestan, Jean-Pierre, "The strategic triangle between Taiwan, China and the USA: A European perspective,” European Perspectives on Taiwan. VS Verlag für Sozialwissenschaften, 2012, pp. 125-143; Wang, Vincent Wei-cheng, “Prospects for US-Taiwan relations," Orbis, Vol. 60. No. 4, 2016, pp. 575-591. 包宗和:《戰略三角角色轉變與類型變化分析——以美國和台海兩岸三角互動為例》,《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包宗和, 吳玉山主編),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張昌吉、初國華:《戰略三角理論與台灣的三角政治》,《問題與研究》,2010年第1期;陳翰民:《台灣、中國大陸與中美洲國家三邊關係之分析(2000-2008)》,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學位論文,2011年。

  〔11〕周文星、林岡:《兩岸關係研究中的層次分析問題》,《台、港、澳研究》,2020年第1期,第27-28頁。

  〔12〕Holland, Emily. Perspectives on Taiwan: Insights from the 2017 Taiwan-U.S. Policy Program. Report.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18. p. 4. 

  〔13〕[美] 肯尼斯·華爾茲:《國際政治理論》,信強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4頁。

  〔14〕左希迎:《層次分析的反思與研究領域的拓展》,《世界經濟與政治》,2008年第7期,第66頁。

  〔15〕台灣地區行政部門網站,“台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就職演說”,2020-05-20,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5319,訪問時間:2020-07-12。

  〔16〕Garrett, Banning, et al. Taiwan In Search of a Strategic Consensus. The Atlantic Council of the United States , 2006, pp. 17-18.

  〔17〕"U.S.-China Joint Statement," The White House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Nov 17, 2009, https://obamawhitehouse.archives.gov/the-press-office/us-china-joint-statement,訪問時間:2021-03-22.

  〔18〕Garrett, Banning, et al. Taiwan In Search of a Strategic Consensus. The Atlantic Council of the United States , 2006, p. 6.

  〔19〕中評網:拜登上台後美國務院對台灣問題首發聲明,2021年1月24日,http://www.crntt.com/doc/254_14730_105992715_1_0124112253.html,訪問時間:2021年5月4日。

  〔20〕"Reality check for DPP: US 'does not support Taiwan independence': Global Times editorial," Global Times, July 7, 2021, https://www.globaltimes.cn/page/202107/1228113.shtml, 訪問時間:2021-07-24.

  〔21〕Ariel Ilan Roth, Leadership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Balance of Power and the Origins of World War II,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p. 42.

  〔22〕ervis, Robert. "Understanding the Bush Doctrine."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 Vol. 118, No. 3, 2003, p. 373. 

  〔23〕 陳宗權:《第一任期奧巴馬政府眼中的中國形象——兼與小布什政府對華形象認知的比較》,《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3年第4期,第97頁。

  〔24〕Steven Lee Myers, The New Tsar: The Rise and Reign of Vladimir Putin, New York: 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 2015, p. 210.

  〔25〕周忠菲:《拜登政府推行兩岸關係政策的可能性及其對台灣的影響》,《統一論壇》,2021年第2期,第14頁。

  〔26〕圖中“+”表示相鄰兩類意象之間為“正向一致”,即表示兩岸關係處於有利的外部環境中;“—”表示相鄰兩類意象之間為“負向一致”,即表示兩岸關係處於不利的外部環境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