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 |
郭偉峰:中評社如何應對“後真相”時代? | |
http://www.CRNTT.com 2021-05-12 00:02:42 |
所幸的是,2020年6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之後,正式把香港納入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建設,堵塞了國家安全風險缺口。其中極為重要的是,對香港政治進入“後真相”時代發揮了非常有力的管治作用。所以,香港的“後真相”政治的亂源應該比較可控。不過需要強調指出,要摒棄香港的“後真相”危害,也幾乎是不可能的。與“後真相”對弈,是今後的香港政治面臨的常態。作為全力支持香港進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聞媒體,中評社要高度注意香港“後真相”時代的重大隱患,要努力承擔香港新聞媒體中已經不多見的“守門人”責任,努力鍛造自己的洞察“後真相”時代的真相能力。 五、“後真相”時代對內地民意的刺激作用 “後真相”時代對於內地社交媒體輿論場也是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其破壞性也不可以小瞧。尤其是所謂的愛國主義熱情與“後真相”時代結合之後,真相被激情淹沒,事實被迫讓位於虛構。在此,看看專家的分析即可以一窺全貌。 內地的專家趙麗濤撰寫論文指出:“後真相”是網絡輿論空間中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也是我們進行青年網絡愛國主義教育必須觀照的前提。如何加強網絡社會中的青年愛國主義教育是當今中國無法迴避的問題,它涉及壯大主流意識形態、增強國家認同、弘揚民族精神等重大時代課題。但是,“後真相”時代青年網絡愛國主義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成為觸及人心的深層焦慮。⑨ 在趙麗濤的論文中指出了尤為重要的兩個特點: 其一,“後真相”中的虛化歷史與極端民粹傾向,解構青年網絡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從運作機制看,網絡空間中“虛化歷史者”利用信息的自由流動與公眾的認知盲區,極力曲解、詆毀歷史事實,故意抹黑民族英雄、美化反面歷史人物,尤其是肆意質疑乃至否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希冀藉此重構青年網絡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思想內涵和價值意蘊,企圖損傷廣大網民對歷史文化的自尊心與自信心。網絡空間中“極端民粹者”則誇大、渲染社會轉型期與改革攻堅期的社會矛盾,通過販賣焦慮、悲情敘事、激化矛盾、兜售苦難的方式激發草根群體共鳴,進而迷惑青年網民,在妖魔化現實中摧毀他們的愛國情懷。我們可以看到,近年來不管是“虛化歷史者”,還是“極端民粹者”,無不通過炒作熱點事件操控網絡輿論走向,試圖顛覆青年群體的世界觀與價值觀。譬如,“惡搞屈原”“美化李鴻章”“質疑雷鋒”“醜化劉胡蘭”以及“風景名勝不過是把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圍起來收費”“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等網絡熱點,就滲透著對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負面解讀。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