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GDP“破7”解讀中國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5-10-27 07:22:10  


今天6.9%的增長相當於2010年的9%以上,這一增長速度絕對不能算慢,而且這是在貨幣政策沒有“大水漫灌”的情況下取得的。就此而言,中國經濟仍有足够活力。
  中評社北京10月27日電/中國GDP“破7”,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怎樣解讀GDP“破7”?三季度經濟數據發布前,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對當前中國經濟作出6點判斷,指出中國作為10萬億美元體量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現7%左右的增速實屬不易;10月23日,李克強總理在中央黨校就當前經濟形勢和重點工作作報告,再度談及GDP增速“破7”,強調:我們從來沒有講過要死守某一個點,而是讓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這個7還真不是“破”了,而是來之不易。

  京華時報發表特約評論員徐立凡文章表示,李克強總理對中國經濟形勢的判斷和報告,為我們提供了解讀GDP“破7”的鑰匙,也廓清了對於中國經濟運行現狀和前景的迷思。從GDP“破7”中解讀中國經濟,不能簡單看數值高低,還必須引入更多參照系。這些參照系至少包括:GDP與經濟總量的關係,GDP增速與經濟基本面的關係,GDP中不同產業數據之間的關係。如此,才能辨析GDP數據中的“好”與“壞”,並從中尋求經濟政策的運行脈絡,對其效率作出判斷。

  6.9%的增速是快是慢

  文章稱,無論橫向比較,還是縱向比較,6.9%這一增長速度都絕對不能算慢,而且這是在貨幣政策沒有“大水漫灌”的情況下取得的。

  經濟總量對GDP增長起著“分母”作用,因此,解讀6.9%必須引入經濟總量這個常數,加入這個常數就提供了橫向和縱向兩種比較模型。橫向,是與那些經濟規模接近中國的主要經濟體比;縱向,是在中國不同年份不同經濟規模的基數上,看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的含金量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根據IMF的數據,2014年經濟規模達到2萬億美元以上的經濟體有9個:美國、中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巴西、意大利和印度。其中,美、德、英GDP增幅在1.6%-2.6%之間,法國和巴西GDP增幅不足0.4%,日本和意大利為負增長,只有中國和印度GDP增幅達到7%以上。以此為比較,今年前三季度中國GDP雖然“破7”,但絕對速度依然在全球經濟體中領先。

  還要看到,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只有美國和中國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美元大關,中國經濟規模是排名全球第三的日本的2倍多。在相當長時間裡,將不會有經濟體的經濟規模達到這一量級。而單純以中美比較,各研究機構都認為,2015年美國GDP增長為2.5%左右,中國前三季度GDP增長為6.9%,全年實現7%左右的增長目標可期,經濟規模將順利達到11萬億美元以上。中國經濟增幅為美國的近3倍,有什麼理由認為,美國經濟在扎實復甦,而中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

  如果說各經濟體GDP統計口徑不一致,橫向比較很難得出客觀結論的話,還可縱向比較。僅從數值看,6.9%與中國經濟長期超高速增長相比,確實是低了,但結合經濟總量的變化則會得出相反結論。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周期為2001年加入WTO至2013年後金融危機時期。姑且不論金融危機時的反周期政策吞噬了多少GDP增長成果,僅從經濟總量的變化看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的“含金量”發生了什麼變化,就可以得出新的結論。2001年,中國經濟規模為11.03萬億元人民幣,2009年為35.56萬億元,2015年將達到11萬億美元。也就是說,按實際匯率測算,中國經濟總量在不到15年時間裡增長5倍多,自2009年以來也增長了近一倍。經濟總量的差異,決定了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的實際“含金量”差異。而每一個GDP百分點的“含金量”,隨著經濟規模的增加,也成倍數級別增加,而不是減少。在10萬億美元經濟規模基礎上,GDP每增長1%,相當於5年前增長1.5%,相當於10年前增長2.6%,與2001年相比則更高。

  這意味著,今天6.9%的增長相當於2010年的9%以上,這一增長速度絕對不能算慢,而且這是在貨幣政策沒有“大水漫灌”的情況下取得的。就此而言,即使縱向看,6.9%的增速也足夠快。中國經濟仍有足夠活力。

  6.9%是否改變了經濟基本面

  文章分析,就業率和居民收入沒有受到GDP增速回落的影響,能夠保持更快的上漲勢頭,表明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不僅沒有惡化,相反仍較為健康。

  通常我們會聽到,中國經濟仍在合理區間運行、中國經濟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的權威說法。GDP增長6.9%對中國經濟意味著什麼,看一下是否脫離了合理區間、是否導致基本面惡化,是另一個解讀角度。

  所謂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一個重要考量是GDP數據離年增長7%左右的預期目標有多遠。6.9%顯然在7%左右,而沒有脫離預期區間。所謂經濟基本面,就是看GDP增速回落,會不會導致就業率和居民收入下降。這是經濟基本面是否出現變化的主要標誌。

  從就業來看,過去有測算表明,中國經濟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可以帶動100萬人就業。隨著經濟總量的增長,每一個GDP百分點對拉動就業的貢獻率也在上升。據人社部等部門測算,到2013年,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已可拉動130萬150萬人就業。2013年以來的經濟總量在繼續擴大,因此,即使GDP增速回落到6.9%,GDP單位增長對就業的貢獻率也會提高。事實上,今年1000萬新增就業崗位的目標已提前完成,表明6.9%沒有影響就業率。

  從居民收入來看,與6.9%的增長相伴的,是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7%,跑贏GDP增速。這其中,當然有城鄉公務人員工資標準提高、今年補發了加薪工資的偶發因素,但主要是,在城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局面的初步形成;在農村,針對三農的定向調控、精准調控開始發揮作用,從而構成了居民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

  就業率和居民收入沒有受到GDP增速回落的影響,能夠保持更快的上漲勢頭,表明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不僅沒有惡化,相反仍較為健康。這張“健康證”,有助於提高對GDP增速回落的“容忍”程度,為GDP“脫敏”,同時表明調整經濟結構的環境正在初步形成。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