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不會一路下滑

http://www.CRNTT.com   2015-03-17 09:15:57  


  中評社北京3月17日訊/經濟放緩是新常態的一個重要特征,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的GDP增長預期定在7%左右。中國經濟會不會一路下滑,成為國內外普遍關心的大事。在兩會結束後的記者招待會上,李克強總理給出他的答卷。

  中華工商時報發表評論員陳雪根文章表示,如何正確認識增速下降,是對中國經濟是否有信心的前提。怎麼築實經濟發展的基礎,是中國經濟能否保持持續、健康、平穩發展的前提。

  文章稱,過去二十多年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是一種非常態,它建立在中國經濟的低水平和低總量基礎之上,靠的是改革開放的政策紅利和人口紅利,通過投入大量的資源、資金得以維持,在中國家經濟總量已經超過10萬億美元的今天,在改革開放政策紅利和人口紅利已經基本釋放,資源環境約束越來越明顯的今天,這樣的高速增長已經不可持續。因此,GDP增長下調是順應經濟發展規律的。這一點似乎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

  文章分析,經濟增長下調已是必然趨勢,但不會一路下滑也是大概率事件。首先,與此前兩位數增長相比,7%是低了,但與10萬億美元經濟總量相比,7%實際並不低,同時,7%還是在不降低就業率的情況下實現的,所以並不會影響居民實際收入水平和社會穩定,是各方面可以承受的增長率。其次,與此前只有一個經濟增長目標相比,現在的經濟增長目標是一個區間目標,除了上限還有下限,如果速度放緩影響了就業收入等,逼近了合理區間的下限,政府並不會放任不管。政府怎麼為經濟新常態築底,李克強給出了幾個答案。其中,他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眾所周知,過去二十多年的高增長建立在改革開放之上,而改革開放的源動力正是來自從小崗村到進城務工的農民。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進一步深化改革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需要,除了黨和政府順應民意,加大改革力度,推進頂層設計外,沒有民眾強大的推動力,改革就不可能再出發。同時,改革開放打破的舊有利益格局,又被新的利益格局取代,這種利益格局有日益固化的趨勢,社會底層民眾的上升通道越來越窄。因此,“兩創”不僅是解決中國經濟新引擎的問題,而且事關改革大局。

  除了激發民眾的積極性,政府也要為經濟新常態提供科學的政策支撐。李克強總理一直強調,要靈活運用市懲政府兩手,就政府而言,經濟新常態下可以做的工作一是清障。破除束縛經濟發展的各種清規戒律。本屆政府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兩年內就完成了當初提出的五年內砍掉1/3行政審批事項的目標,今年還要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繼續砍掉國家部門授權地方政府審批的1/6事項,在省級推進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繼續探索事中、事後監管的新模式。簡政放權不僅是政府行政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應對經濟放緩的支撐力量。二是搭台。該政府操心的政府還要操心,比如“兩創”,政府就要扶上馬送一程。李克強已經給“兩創”企業送上了一個大禮包:更多地提供租金低廉的創業空間,通過政府引導資金來吸引更多的種子基金,進一步減稅降費等。三是托底。本屆政府著眼於經濟發展的長遠目標和長遠戰略,對於經濟增速的下降,沒有採取短期強刺激政策,這被很多人認為政府是有定力的,這不僅提振了大家的信心和預期,同時也為應對有可能的增速下降騰出了政策空間。如果說,調結構是為了長遠,穩增長多少是為了當前,而政府就是一位有眼光、有耐力、有勇氣的平衡大師,該托底時就托底。其實,定向調控、分層調控、讓市場發揮作用等已經透露出某些微調的信息。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