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澳媒為何放棄獨家劫持新聞? | |
http://www.CRNTT.com 2014-12-28 09:20:22 |
媒體的選擇題 24×7的新聞節目形態發展成熟到現在,我們一度“天真”地認為同步知悉世界任何角落發生的突發事件不再是奢望。更何況,這家位於悉尼CBD的咖啡屋遠非地球上某個偏僻遙遠的小角落。 帶著這樣的想法,我們原本以為能夠看到媒體的“狂歡”、報道“推波助瀾”以及潮湧般的輿論討伐。但是,此次澳大利亞媒體的表現與2008年孟買連環恐怖襲擊事件大相徑庭。 2008年11月26日晚到27日凌晨,印度第一大城市孟買遭遇到來自巴基斯坦恐怖分子的連環襲擊,遇難人數逾百,另有300多人在襲擊中受傷。直到最後,警察們才發現,這場毀滅度僅次於“9·11”的恐怖案實施者只有10人,而讓他們“戰無不勝”的“利器”正是大眾媒體。 “電視播放著突擊士兵從天而降落到恐怖分子聚集點屋頂上的畫面。一家電視台直播了對一名士兵的電話採訪,另外一家電視台對軍隊的行動和地點進行了詳細報道。他們顯然沒有意識到,恐怖分子能夠並且正看著這些新聞。” 電視,博客、Twitter等自媒體的實時播報,雖然保障了普通受眾的知情權,卻也為恐怖組織提供了便利。印度海軍總司令蘇裡什·梅塔批評稱,“如果恐怖分子看電視的話,就會精確地知道我的手下在幹什麼”。最後,官方唯有掐斷電視和廣播等轉播信號,才得以將恐怖分子消滅。 孟買恐怖襲擊發生後的第二天,世界新聞廣播協會就發布了一項公告,要求突發事件中的媒體必須保持“自律”,確保不會“干預或阻礙安全機構的行動、危害人質的安全”。 自殺式襲擊、人質劫持……在恐怖主義日益全球化、傳播手段不斷高科技化的今天,媒體的參與雖然突破了原先時空的界限,為不在場的觀眾營造出超現實的觀感,卻也夾裹了太多不可控的社會因素,結局往往愁雲慘淡。在這類慘劇中,媒體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也引發了廣泛的思考。 回顧整個新聞發展史,每起突發事件都會成就一個或是一群媒體,媒體的瘋狂自然不難理解。媒體們所追求的“客觀報道”背後,隱藏的是對收視率和名譽的渴求,是道義、人性與市場競爭主體間角色定位的矛盾與衝突。 澳大利亞媒體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在這種情況下,追求眼球應該讓位於社會公德,作為社會公器的大眾媒體更應該是中立的“記錄者”和公眾利益的“維護者”。 可是在商業競爭和收視率排名的骨感現實面前,一些媒體對忠告依舊“充耳不聞”。距離孟買恐怖襲擊還不足一年,8名香港同胞在菲律賓為媒體的“瘋狂”付出了生命代價。 2010年8月23日上午,一名菲律賓前警員門多薩在首都馬尼拉劫持了一輛載有20餘人的香港旅遊觀光車。經過漫長的10小時對峙和血腥混亂的1小時強攻後,8名人質死亡,劫匪被擊斃,一時血流成河、四處彈痕。 在整個營救過程中,菲律賓政府和軍隊的孱弱無力固然罪魁禍首,但媒體黑洞更值得我們反思。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