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紀欣:切身利益將決定台灣民心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14-08-23 00:17:10  


 
  三、民進黨可能“凍獨”

  在謝長廷多次挑戰民進黨的台獨黨綱後,去年12月下旬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也提議“凍結台獨黨綱”,雖未獲任何結果,但今年6月陳昭南、郭正亮等人又在黨內繼續推動“凍獨”,顯示民進黨的台獨黨綱已經有所鬆動。不過,誠如張志軍6月26日在與台灣學者閉門會議時所言:“看一個政黨,不能只看綱領,還要看實際的政策、行動,對兩岸是否有正能量”,民進黨若想民共早日交流,恐怕必須在黨的政策上做根本性的調整。

  此外,施明德5月27日公開抱怨,大陸不該只想以國共合作解決台海問題。其實,35年前的《告台灣同胞書》只說“也寄希望於台灣當局”,並沒有說要靠國共第三次合作解決台灣問題。而曾執政八年的民進黨應當清楚,台灣票選出來的政黨,自可在其執政期間代表台灣人民。何況,大陸一再表示民進黨只要放棄台獨就隨時可以展開民共交流,今年2月習近平在“習連會”又提出“無論是誰,不管他以前有過什麼主張,只要現在願意參與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我們都歡迎”。因此,民共何時開始交流互動,以及民進黨多快能走完“最後一哩路”,完全決之在民進黨的一念之間。

  過去兩年兩岸在政治上雖有重大突破,但當前兩岸關係也面臨著幾個問題:

  一是馬政府的民意始終無法爬升。國民黨年底的選情又低迷不振,馬英九是否能在他不到兩年的任期內,順利推動EFCA後續談判,在教育文化政策上全面撥亂反正,並展開兩岸政治談判,並不樂觀。

  二是國民黨2016年可能的接班人吳敦義、朱立倫等人在對兩岸事務上恐怕都有待加強。例如兩人表態支持“台灣前途由2300萬台灣人決定”,朱立倫還在4月底主動表示“公投門檻有下修的空間”、6月26日與張志軍會談中又表示兩岸應“求同尊異”,這些與綠營政治人物拿香對拜的論調,明顯是為討好選民,但也顯示其幕僚對於兩岸事務落後於兩岸形勢之後。要如何阻止國、民兩黨爭相把“拒統”正當化,也是兩岸關係的大挑戰。

  三是公投門檻如一旦降低,勢必為台灣是否將舉行統獨公投帶來新的變數。縱然公投結果不一定如民進黨所願,更不會被大陸及國際社會所承認,但只要進行此類公投,就會讓台灣人誤以為可以“公投自決”,也會被“以台制中”的外國勢力誇大渲染。

  四是兩岸雙方都認同化解政治歧異可從民間智庫先行,但若台灣學者只顧強調“正視政治現實”、“不要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並一味要求大陸“雍容大度、以大事小”,恐使兩岸問題治絲益棼。首先需知,兩岸問題事關國家民族大事,任何領導人都不可能圖一時之便,成為分裂國家的歷史罪人。其次,以“分治論”詮釋兩岸現狀或有一定道理,但“治權”在學術上並無明確規範,不宜無限延伸、無限上綱,以避免讓兩岸關係演變為“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再者,解決台灣國際空間的根本之道,在於雙方協商在統一前的“合情合理安排”,任何本末倒置的主張,只會徒增彼此的猜測,而且無補於事。總之,兩岸智庫在為兩岸後續發展提供新的思路時,必須顧及雙方的核心利益,不要捨本逐末、因小失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