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
昆山,台商二十年 | |
http://www.CRNTT.com 2012-06-21 11:19:31 |
前程謀變 “和大陸許多沿海城市一樣,昆山這幾年也面臨土地與勞動成本上漲,以及環保標準不斷提高的問題。”李寬信說,成本增加對於台商的影響的確不小。 更為嚴重的是,昆山的台商以IT替代加工為主,恰恰這一波經濟危機中IT行業受到衝擊比較大。這也客觀上加劇了部分企業內遷甚至倒閉的可能性。 例如,前任昆山台商協會會長蘇來得,在2010年底就成了“逃跑會長”。據媒體報道,蘇的工廠,主要生產筆電用的印刷電路板,客戶包括鴻海、仁寶、緯創。一夜之間,全家人間蒸發,留下300多位錯愕的員工。 面對台資“出走”或者倒閉給本地經濟發展帶來的“空心化”,昆山市政府試圖通過振興民營經濟、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 2011年3月,昆山市政府制定了《關於加快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政策意見》。鼓勵民營企業加快技術進步、發展綠色經濟、上市融資和發展服務經濟。 “過去,昆山的經濟發展主要靠給台商做配套加工,這幾年,昆山也開始思考轉型升級,做高附加值的產業,8號文件出台,就是為了留住台企。只有民營經濟升級才能使台資生根。”昆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一位官員指出。 事實上,就在在2011年民營企業年會上,即有台資的配套企業曾提出,要政府重點扶持幾個有一定規模的民營企業,這樣就可以讓下游的電子組裝企業對他們形成依賴,而不用遷到內陸。 “如果老是靠投資驅動也不是辦法,我們台商也必須要轉型到創新驅動。”李寬信說。 目前在昆山的很多企業正積極調整經營策略,“很多已經瞄准了高新技術、生物科技等”。李寬信清楚,台商要升級轉型並不是那麼容易,每個行業、企業的需求都不同,“要往前提升,就必須要累積足夠的信息,吸收更充分的知識,才能夠著手進行後續的工作。” 他堅信,20年絕不是台商和昆山的終點,因為“我們會世代扎根”。 “除了昆山外,蘇南另有幾只“小虎”—江陰、常熟、張家港,其經濟實力與昆山幾乎等量齊觀。上海人說昆山是小上海,香港人說昆山是小香港,台北人說昆山是小台北。這話相當有概括力。前兩句,恐怕也可以形容其他蘇南強市,但第三句,只能用於昆山。”朱世明坦言,如果不是經營壓力,他一定不會離開昆山。 這個原來每天都要走過昆山黃河路去上班的台灣新竹人,很清楚多數昆山的台商和他一樣,十分迷戀黃河路上的小吃店,還有醫院、學校等種種方便。 面對這個他厮守了十年的每年有台商運動會和“台灣.昆山周”的城市,到了他不得不說分手的時候了,“還真的有點心疼。” (文中朱世明系化名)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