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當代中國知識分子與權力

http://www.CRNTT.com   2012-03-27 10:41:48  


 
對知識分子的幾點啓示

  我們已經從“知識就是權力”的概念出發,討論了西方的傳統、中國的傳統和中國的現實。從這個簡要的討論中能夠獲得什麼樣的信息呢?也就是對當代中國知識分子來說,會有什麼樣的啓示呢?如下幾點是很顯然的。

  第一,現實地說,不管人們喜歡與否,中國的傳統還會繼續。這不僅是因為傳統根深蒂固,已經演變成為一種深層次的文化,而且也是因為“依附型”知識體系背後是其龐大的利益,這塊利益不會放棄。而“依附型”知識體的存在,也表明反對者的存在。他們之間是有機的對立,缺一不可。

  第二,知識分子要對文明的進步負有責任。對中國文明最大的考驗是商業革命。中國這個文明數千年是農業文明,沒有經歷過商業文明的洗禮。現在在商業文明面前,中國文明如何發展,這是人們需要考慮的一個大問題。作為文明內在部分的知識分子,也面臨商業文明的考驗。

  第三,知識本來就是力量和權力。誰生產出新的知識,誰就會擁有改造世界的能力。整個人類發展的歷史表明,誰說思想不能產生物質呢?中國的鄧小平在上世紀70年代末就說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思想產生物質的另一種說法。在任何社會,知識分子都是想改造社會的。但如何改造社會呢?首要的任務是生產能夠解釋社會的知識體系。沒有這樣的知識體系,就不會有改造社會。

  第四,中國的變革和社會進步,需要一大批獨立但同時關心社會的知識分子。也就是前面所說的能夠投身於解釋中國社會的知識分子。他們的努力並不是為了權力或者其他利益,而是為了理解和解釋事物(也包括任何社會現象)。盡管解釋世界也可以產生力量或者權力,但這裡力量和權力只是副產品。但不管怎樣,只有在把世界解釋好之後,才能把世界改造得更好。

  第五,對任何一位知識分子來說,應當認識到人類的思維能力是沒有邊界的,就是說,誰都具有潛力來構造知識體系。不過,一旦人的思維受制於權力和利益,思維就有了邊界,知識就沒有了想象力。中國社會的進步,取決於獨立的知識體系的出現。超越權力和利益之外,這是中國未來知識體系建設的最低條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