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應對食油漲價應及時調整大豆進口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0-10-23 08:37:48  


  中評社北京10月23日訊/國際大豆漲價直接波及到了國內食用油市場。據海關總署前日數據,中國進口大豆的均價自今年7月以來已經連續三個月上漲,多個品牌的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價格上調,部分產品漲幅達10%左右。隨著食用油漲價預期強烈,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搶購潮。南方都市報發表經濟學博士馬紅漫文章表示,農副產品關乎國計民生,本當受到主管部門的高度呵護。面對國內食用油話語權喪失之痛,包括限制進口等行政舉措當盡早推出,以切實保護國內消費者及農民的經濟利益。

  追溯歷史,中國種植大豆歷史悠久,長期扮演著大豆出口大國的角色。但從2000年開始,中國卻變身成為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進口大豆量達到4255萬噸,比2008年淨增加500萬噸。2009年12月和2010年1月,進口大豆分別達到478萬噸、408萬噸,使主產區大豆收購又一次陷入癱瘓。從比較優勢理論分析,國內對大豆進口依賴性驟增,與美國等發達國家機械化大生產下的轉基因大豆成本相對較低、具備明顯價格優勢有關。農產品自由國際貿易帶給國內的結果是,以大豆為主要原材料的食用油產品,赤裸裸地受到國際大豆價格波動的影響。據分析,此次食用油價格出現普漲的行情是在本月10日前後,此時恰逢國際大豆期貨市場價格的加速上升。伴隨著國內食用油對國際大豆依賴性增強,長袖善舞的國際糧油公司大面積滲透到了中國食用油領域。時下,跨國糧商在中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的64家企業參股或控股,占到總股本的66%,左右了中國油脂市場原料與加工及其食用油供應75%的市場份額。

  從經濟效率的角度看,外資進入中國農產品領域推動了國內現代農業發展。但與之相伴的卻是,中國4000萬大豆種植者面臨失業和生存危機,百姓餐桌直接受到國際大豆價格的左右,且食用油等大豆農副產品質量監控弱化。更為關鍵的是,由於公眾對食用油價格極為敏感,因此食用油漲價的信息會迅速擴散到其他商品領域中,直接推升社會總體通貨膨脹預期。從2007年豬肉漲價的歷史經驗看,主要食物漲價很容易造成搶購風潮出現,最終影響到社會經濟的穩定運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