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中文將會成為世界強勢語言嗎 | |
http://www.CRNTT.com 2009-03-09 08:33:06 |
只有兩年歷史的曼氏亞洲文學獎,宗旨是“放大亞洲作家在英語世界的音量”。可是,它另一沒有言明的宗旨似乎是“鞏固英語在創作世界的領先地位”。所以一個亞洲作家不管在自己的國家怎樣著作等身和成績斐然,在英語寫作的世界也必須被當作是新手。他獲獎與否,視乎是否碰到一個好的英譯者。歐洲啟蒙時期反映人本理念的口號是“人乃衡量一切的標準”(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曼氏亞洲文學獎若也需要一句口號,也許應該是“英文乃一切寫作的標準”(English is the measure of all writing)。 英文作為強勢語言的地位在今日仍然牢不可破,其實反映了英美兩國在軟硬權力兼施下於全球建立的文化霸權;並沒有因為殖民地時代的結束而受到真正的挑戰。 以香港為例,早前教育局提出的所謂“微調方案”,就將實施已十年的中文作為母語的教學政策徹底推翻。在其後一場又一場充滿聲音與憤怒、苦口婆心與自以為是的討論中,不曾聽過有人提出“自我”、“自我意識”、“表達自我”、“發展自我”和“實踐自我”這些概念來據理力爭。英文太重要,因此應該成為老師向成績優異的學生傳遞知識、授業解惑的首選教學語言。眾口一詞,仿佛已是鐵案如山。 這樣說未免太小看了教育。職業訓練(vocational training)與教育(edu-cation)最大的分別在於:職業訓練旨在改善學員的謀生能力,以及提升他們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受聘價值(employability);而教育則致力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讓他們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去“發現自己”和“發展世界”。這個教育理想古已有之,亦不分中外。古希臘的文學家以及後來的尼采都鼓勵世人“become who you are”,近乎中國人所說的“立己”。巴特儂神廟中銘刻的那句箴言:“knowthyself”,則是中國人所說的“知己”。美國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認為,知識的累積和展示並非教育的目的,懂得怎樣運用這些知識來幫助思考才是目的,一如蔡元培所言,大學教育在於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 因而教學語言的選擇不可單單取決於語言本身的工具價值,因為它涉及教育的功能和價值取向等重大課題。我們斟酌用母語還是英語授課,首先要考慮的是哪一種教學語言更能够幫助學生培養自我和認識自我。香港學生嚴重缺乏個性、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尊,正因為他們長久以來被迫使用一種他們無法駕馭的殖民者語言來學習、認識自我和發現世界。這種殖民者語言的“他者性”使他們無法與他們身處的社會、學習環境和他們自身建立親密、私人的關係。這個學習的障礙一日不清除,香港學生仍然只會在教室內噤若寒蟬、只懂埋首抄錄教師的一言一語,還奢談甚麼批判性思維與競爭力? 本來任何挑戰現狀和既得利益的改革建議遭到反對是正常的,但各界對教育改革反對之激烈及一致,卻反映了英國撤出香港逾十年,香港作為一個後殖民社會仍然深受一種新殖民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林沛理 香港文化學者)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