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從埃爾多安達沃斯退場看巴以問題困局 | |
http://www.CRNTT.com 2009-01-31 08:27:07 |
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埃爾多安滿臉通紅,他强烈要求正在宣布討論會結束的主持人給他“一分鐘的發言機會”。這時,他的措辭頗爲嚴厲,指責以色列殺害巴勒斯坦人,犯下了嚴重罪行。在他發言的過程中,主持人伊格內修斯不斷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停下來,這時埃爾多安說了一句“我想我不會再回到達沃斯來了,因爲你們根本不讓我講話!”隨即起身,不顧穆薩的勸阻離開。 一個小時後,記者得到通知,埃爾多安和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施瓦布將聯合舉行記者招待會。會上,埃爾多安解釋了他發怒的原因。他說,主持人有失公允,潘基文、穆薩和他的發言都歷時10分鐘左右,而主持人却給了佩雷斯25分鐘。他還表示,佩雷斯是位長者,對此他給予了應有的尊重,但幷不認爲達沃斯會場應該出現用手指著對方的教訓人姿態。 事後,有關方面都在此事上做起了文章。土耳其媒體在第一時間宣布說,討論會結束後5分鐘,佩雷斯即給埃爾多安打去電話,向他道歉。而第二天,以色列官方發言人對土方說法予以了否定,稱兩者只進行了友好交談,佩雷斯沒有道過歉。哈馬斯則發表聲明,對埃爾多安的“勇敢之舉”表達了“歡呼和致敬”。 通過這件事,以色列可能會覺得老總統捍衛了國家利益,令人敬佩;阿拉伯世界可能會多出一個英難人物,從而增强了土耳其在中東問題上的發言權和砝碼;世界經濟論壇也許會吸取教訓,避免再出現類似的場景。 這個頗爲戲劇性的事件最直接地把巴以問題的困局展現在了世人面前。巴以因土地問題結怨六十多年,期間爆發多場戰爭和衝突,雙方都爲此付出了慘重代價,中東問題成爲永遠的熱點和解不開的死結。時至今日,巴以矛盾依然故我,戰爭幷沒有帶來和平。巴以現狀充分說明那種各說各的理、冤冤相報、試圖通過武力解决問題的思路必須得到改變,巴以問題需要新思維,任何有遠見的政治家都應爲此做出努力。(作者:段秀杰)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