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智庫:兩岸經濟政策不確定影響台商投資

http://www.CRNTT.com   2023-10-05 00:02:40  


圖5:台灣地區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變動趨勢(2003-2018年)
 
  圖5:台灣地區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變動趨勢(2003-2018年)
  資料來源:黃裕烈、葉錦徽、陳重吉(2019)。

  四、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影響台商大陸投資的理論機制

  (一)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實物期權效應

  宏觀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於台商投資行為存在著複雜的影響機制,其中的主導機理是實物期權效應。Myers(1977)首先提出實物期權(Real options)的概念,即企業擁有的實物資產投資機會類同於一種看漲期權,企業做出投資決定相當於執行這一看漲期權。實物期權理論認為,在不確定環境下,企業於當期執行投資便意味著接受了當前的投資條件,包括各類不確定因素可能引致的投資風險,同時也意味著放棄了等待未來可能存在的更優投資機會的權利。因此,理性的投資決策者不但考慮當前的投資成本,而且會衡量“等待”的期權價值,衹有在投資項目的預期收益超過前兩者之和時,才會在當期做出投資決定⑩。Dixit & Pindyck(1994)基於實物期權原理和數理方法,建立了不確定條件下的企業實物資產投資模型,其主要假設包括投資非可逆性、遠期現金流不定性、決策可延遲性、不存在金融摩擦等,證明得出若宏觀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程度走高,那麼投資項目未來淨現金流量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將變差,投資決策者選擇“等待”的信息價值就越大,進而對當期實物資產投資形成顯著的抑製作用。基於上述,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將對台商投資產生實物期權效應。具體而言:一方面,當台商在島內面臨新建投資項目決策時,理性的企業管理層通常會根據投資地的實際情況以及其所掌握的關於投資項目的成本、預期收益、風險點等方面信息,做出效益最大化的投資決策。此類選擇權為企業的管理彈性(Management flexibility)。由此,台商作為投資決策者具備一種等待的權利,可以在條件最優時執行實物期權,而期權的價值就是這種等待權利所創造的隱含價值。因此,EPU愈高,等待的價值就愈大,所有期權的價值愈大,投資決策者將更傾向推遲投資項目(常雲博,2019);另一方面,當台商面臨向大陸或東南亞等地的海外投資項目決策時,需要承擔相應的機會成本甚至會計成本。總體而言,投資所在地的EPU提高將通過實物期權效應對當期投資實現負向回饋。若大陸與台灣地區的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程度存在明顯差異,那麼理性的台商將選擇投資於EPU更低的地區,從而獲得更高的期望收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