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中美博弈的經濟學邏輯

http://www.CRNTT.com   2023-01-27 00:04:22  


 
  美立法與產業政策的總體導向趨於政策保守和以民粹為基礎。自1990年以來美在全球半導體生產領域的份額已從37%下降到12%,而中國大陸、中國台灣、韓國在這一領域則搶占了全球份額。新出台的法案將斥資390億美元刺激半導體生產投資以應對國際競爭,資金將以贊助和貸款的形式,對在美企業總部和韓國等同盟國家的企業給予支持,鼓勵其在美投資設廠,用以補貼生產成本。此外,法案還為半導體生產設備提供了25%的稅額抵免。⑤

  法案還授權美商務部建立國家半導體技術中心,國家先進技術生產項目、美國半導體生產研究所,專門撥款110億美元用於上述機構進行研發。

  有美專家認為該法案是美產業政策的轉折點,象徵著官方理念的重大轉變,正如上個世紀80年代美對日經濟反制。然而也有不同聲音認為,這一觀點過於樂觀,國會通過這一法案有另外的考慮,第一,法案出台的背景是台海危機的日益惡化,伴隨著中國政府對台積電等半導體生產商的“虎視眈眈”,所以法案背後的動機不是產業政策的理念,而是國家安全的考量。尤其在高科技武器生產方面,芯片也是核心元件。第二,法案中對“科學”的定位局限於大學基礎理論研究,兩黨都願意在科學家身上而非工程師身上大把撒錢。而且,後發國家很可能由於“知識溢出效應”而搭便車,獲得後發優勢。第三,眾多民主黨人士對於產業政策的關注往往局限在清潔能源企業這一領域,對於其他產業領域都比較短視。

  當前美亟待一個強有力的新任總統可以領導兩黨共同推動美在全球的經濟和技術領導地位,形成一個真正強有力的產業政策,以應對中國挑戰。然而目前兩黨中尚無能人可以發揮《芯片與科學法案》真正的效用。

  兩黨紛爭不能推動美政策的糾偏,反而內捲本身成了目的,共同塑造一個“中國威脅論”已經如賴斯所言,成為了美政治車輪前行的動力。《芯片與科學法案》雖然不代表美產業政策的轉折點,卻能夠清晰看到反華同盟、反中資企業同盟的愈演愈烈。中國芯片不能僅僅爭取幾個友好國家的企業合作,需自主研發,彎道超車。

  美一直反對產業政策,認為產業補貼擾亂市場、造成不公平競爭,如今為遏制中國,已公然放棄產業政策的“意識形態鏈條”,這是華為國際生存環境的重大變化。芯片的政治化緊跟意識形態的鬥爭,企業應儘量避免行業風口,避免產品研發走“獨木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