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兩岸關係中慣例行為解讀

http://www.CRNTT.com   2018-11-11 00:20:28  


謀求共同理念與共同行動,將是推動兩岸走向和平統一的一條可行路徑。
  中評社香港11月11日電/華僑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經濟與金融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朱潤東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1月號發表專文《兩岸關係中的慣例行為分析*——從行政性慣例向社會經濟性慣例的轉變》。作者以慣例行為為研究角度,揭示了當前兩岸關係中,約束兩岸行為的不僅僅是法規,更是慣例。不同的慣例行為存在不同的效率特徵,從而使得更高效率的社會經濟性慣例會逐步替代低效率的行政性慣例。社會經濟性慣例會給兩岸民眾帶來更多的共同 “情理”,從而會促進兩岸在更大程度上謀求共識與互動。儘管兩岸政府對這種慣例轉變抱有不同的態度,但是鼓勵多元競爭和合作,以共同經歷來培養共同“情理”,將是未來大陸對台工作的一項有力舉措。文章內容如下:
  
  一、前言

  中國人歷來在處理日常事務時,常用“情理”來評價某種行為的合理性。中國人認為的“合情理”並不是按單一標準進行認定的結果,而是在理性與情感的中間找到一個大家都能夠接受的“中庸”位置,謂之合理。這個位置經過多次嘗試和實用後,被大家約定俗成地接受,這就是一種慣例,而按照這種慣例來從事的行為就是一種慣例行為。慣例和法律一樣,具有強烈的約束性,但不同的是慣例是一種軟約束。

  多年來在處理兩岸關係時,北京和台北之間各種類型的交往,無論是經濟的,還是政治的,無論是官方的、半官方的,還是民間的交往,實質上都是遵循著各自認為適當的共同慣例方式進行的。其中,有兩個規律性的結果幾乎是可以確定的:一是隨著交往的逐漸頻繁和深入,兩岸之間的共同慣例在逐漸增多;二是由於政治主張上兩岸長期存在的明顯分歧,不同類型的慣例行為存在不同的效率特徵。

  在兩岸交往的歷史進程來看,以政府行政干預為代表的行政性慣例行為仍居於主導,但其占比在逐漸下降;而以民間交往為代表的社會經濟性慣例行為,其比重在不斷上升。兩岸今後的交往會逐步從行政性慣例向社會經濟性慣例的轉變,是一種必然的趨勢麼?社會經濟性慣例的普及又會給兩岸民眾帶來怎樣的影響?北京和台北當局對於這種轉變的態度會如何?北京在對台策略上應作出怎樣的調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