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
日本天皇家何以是迷一樣的存在 | |
http://www.CRNTT.com 2014-07-06 09:57:24 |
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發生千年不遇的地震與海嘯,隨之而來的核輻射使半個日本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日本人陷入了空前的恐慌。 3月16日, 77歲的明仁天皇發表《告全國國民書》。明仁天皇說:“苦難的日子也許還會很長,但我們不要放棄希望。希望大家保重身體,為了明天好好活著。”這是二戰後日本天皇第一次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國家不到危急關頭,國民不到死生關頭,天皇是不會公開發表講話的。 顯然,電視里露面的天皇,已經不是神,也不是現人神。電視機傳出的人聲,已經不是“玉音”,也不是“神音”。“為了明天好好活著”,這是人話而不是神話。 但是天皇究竟應該是以人的存在為好,還是以神的存在為好?這是有爭議的。作家三島由紀夫就說過:“如果天皇不是神,神風敢死隊的飛行員之死豈不是毫無意義?”在他看來,如果天皇失去了神性,那麼日本必將失去它的精神。但同樣是作家的三宅孝太郎則這樣說:“天皇是日本人的肚臍。”這是非常俗的比喻,但意義深刻。 這裡的問題是,天皇還能代表日本的精神嗎? 如果得出結論說天皇再也不能代表日本的精神了,那麼在國難當頭時為什麼還需要天皇出面講話? 如果得出結論說天皇還能代表日本的精神,或者,天皇代表日本的精神這點根本沒有動搖過,那麼皇宮里天皇家的一舉一動為什麼又總是處在國民的審視之下?如雅子妃的精神狀況問題;如愛子內親王不登校的問題;如德仁親王和文仁親王兄弟兩人面和心不和的問題;如天皇患病,皇位爭奪戰提前爆發的問題,等等。這些問題為什麼能成為媒體的炒作對象?一個國家的精神領袖有這樣被揶揄的嗎?日本人對天皇的國民心還存在嗎?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說過,不是尼采,而是黑格爾第一個指出:湧動在現代宗教情感下面的是這樣一種情感——上帝死了。 那麼,日本人是否也在湧動這樣一種情感呢?這就是天皇家最大的謎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可以先不讀日本史,也可以先不讀日本文化史,只要先讀讀日本天皇家謎史,你就是半個日本通了。 中國皇帝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日本天皇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天。以天子自居的皇帝,最後失守了天。以人神自居的天皇,最後守住了天。 完全不同的思考,完全不同的路徑。從這點來說,日本天皇制又成了一種模式——一種伸縮有餘、張弛有度的世界文明的模式。 題:日本天皇家何以是迷一樣的存在 作者:姜建強,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研究員,致力於日本哲學和文化的研究,積極書寫、介紹日本及其文化,已出版有《另類日本史》《另類日本天皇史》《山櫻花與島國魂 : 日本人情緒省思》等。 【編注:姜建強先生新書《大皇宮——日本天皇家史》由浙江大學出版社於本月出版,本文為該書序言。】 來源:騰訊大家 2014-07-02 09:46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