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復興絲綢之路: 推動新型區域經濟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13-10-01 09:57:52  


共建從太平洋到波羅的海的“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是未來區域經濟合作的先導和基礎,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評社北京10月1日訊/習近平主席近期出訪中亞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比什凱克峰會,“絲綢之路”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之所以一條橫貫東西的商路能夠載入史册,是因為它不僅僅是普普通通的貿易通道,而且是促進不同民族和地區友好交往、使亞歐不同國家共享千年繁榮的和平之路、合作之路。而實現“絲綢之路”的偉大復興,就是要把這種合作的理念與共贏的方式發揚光大。

  古代“絲綢之路”見證友好交往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上合組織研究中心秘書長孫壯志、李垂發文章稱,“絲綢之路”大體上始於中國的秦漢時代,一直延續到公元19世紀才完全中斷,沿途的貿易往來活躍了2000多年。當時的“絲綢之路”,東起西漢的都城長安,經河西走廊和新疆,而後經中亞、西亞到達歐洲,全長7000多公裡。

  歷史上這條橫跨歐亞大陸的交通“動脈”,是中國與中亞、西亞乃至歐洲和非洲各國進行貿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也是沿途各國人民共同創造的古代經濟奇跡。貿易的商品種類繁多,互通有無,各國不僅開展貿易,也共同保障、維護通道的安全。“絲綢之路”的暢通,為促進中國與中亞各族人民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聯繫作出了巨大貢獻。隨著古羅馬、希臘、埃及、波斯等地經濟文化的發展,絲綢之路上重要的中轉站和集散地越來越多,可供貿易的商品也越來越豐富。

  在唐朝時期,“絲綢之路”達到歷史上的頂峰。唐代是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空前繁榮興盛的時代,當時以絲織和印染為代表的手工業生產相當發達,“絲綢之路”上往來商旅不絕於道,其勝景為史學家由衷贊嘆。不少中亞的商人、宗教人士在中國定居,撒馬爾罕、布哈拉等中亞古城因為“絲綢之路”而富甲一方。進入明清時期,由於新航路的開辟,陸路貿易受到影響,但傳統的商品交流一直沒有斷絕。到19世紀後半期,隨著中國在列強的炮火中走向衰落和中亞被並入沙俄帝國,“絲綢之路”也難以為繼。

  古代的“絲綢之路”不僅是商旅之路,也促進了東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交流。來自中國的印染技術、鑄造工藝和造紙技術先後傳到中亞和歐洲,宋代以後中國的陶瓷工藝也對中亞產生了巨大影響。同樣,通過絲綢之路,中亞地區的葡萄、苜蓿、石榴等植物和良馬等珍禽異獸也陸續進入中國。這條道路還承擔著文化傳播的功能,佛教就是經中亞傳入中國,同時還伴有今天讓游人流連忘返的石窟藝術。唐代宮廷樂舞就有不少來自於中亞,其中康國的“胡旋舞”和石國的“胡騰舞”風靡首都長安,唐代詩人元稹曾經有詩句:“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竟紛泊”,印證了這種文化交融的成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