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的城市改革和城鄉統籌

http://www.CRNTT.com   2013-04-02 09:51:46  


 
三元社會高度不穩定

  第三階段就是現在正在進行的在城鄉統籌原則主導下的城市化。為什麼要搞城鄉統籌?這裡有幾個前提。首先是三元社會的高度不穩定性。三元社會已經出現了非常多的問題,尤其在東南沿海。例如,廣東每年要吸收兩三千萬的農民工。農民工非工非農,既不是城市居民,也不是道地的農民,而是流走於城市和農村之間。因此,這第三元是最不穩定的因素。高強度的流動性本身就會產生不穩定的因素。缺少制度性社會保障的農民工,在經濟危機的時候尤其顯示出其不穩定的性質來。在城市經濟危機的時候,第一代農民工還可以回家務農,這不僅因為他們在家鄉還有一塊土地(不管大小),而且也因為有能力務農。但第二代農民工則不一樣了。他們大多出生在城市,長在城市。即使他們在家鄉也有土地,但已經和父輩不同,沒有務農的能力了。他們越來越要求享受城市居民一樣的權力。現在第三代農民工都已經開始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能有效地把這第三元轉型成為城市居民,社會的穩定必然會出現大問題。如何轉型?城鄉統籌成為關鍵。

其次是農村的衰敗或者被衰敗。農村的衰敗,在一定的意義上不可避免。市場經濟的規律決定了農村人口的外流。在世界範圍內,工業化和城市化必然導致農村人口的外流。中國人多地少的特點更是加快了這個進程。現在很多村莊,勞動力都外流,留下一些老人和小孩,道路、耕地、學校等等被荒廢。但也有很多村莊是“被”衰敗的,這主要是由城市化對農村的土地需求所引起的。很多村莊,尤其是城市附近的村莊,往往以各種形式主動地或者被動地出賣土地。這些村莊原先並非城市的一部分,但現在越來越像城市,它們中的很多已經演變成“城中村”。大量的資本也流入農村,以各種形式收購農民土地,從事各種開發項目。無論是土地拆遷和土地開發所產生的問題,還是“城中村”問題,都必須加以重視。

  第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通過城鄉統籌來達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過去的30多年間,中國取得了高速的經濟增長。高速經濟增長主要有兩個來源,即內部的體制改革和外部的與國際經濟的整合。但從近年來的情況看,這兩方面的動力都在很快消退。經濟改革在上世紀1990年代中期取得了突破口,主要是國有企業體制的改革。但近年來這方面的改革越來越困難。在一些領域,不僅沒有進步,反而有倒退的趨勢。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既得利益,已經成為深化經濟改革的阻力。公平地說,國有企業在中國國民經濟中仍然扮演著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各級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往往通過國有企業來應付危機和解決一些問題。也就是說,國有企業是政府的經濟杠杆。這尤其表現在國有企業應付200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

  但是國有企業也在相當程度上挾持了國家政策。國有企業的大擴張已經有效遏制了民營部門的發展,遏制了市場發揮有效的作用,從而導致了中國國民經濟的結構性失衡。儘管簡單的擴張仍然是很多國有企業的發展之道,但很顯然,擴張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中國很難再繼續依靠國有企業來取得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要繼續依靠出口來維持經濟增長也已經不可能。實際上這方面的情況更為糟糕。中國的主要出口對象歐美也面臨著經濟結構失衡的問題。這些國家都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調整其經濟結構。但到目前為止,這些國家仍然停留在應付危機的階段,也就是說,這些政府所出台的政策屬於“救火”性質。歐美市場對中國仍然很重要,但要依賴歐美市場來取得經濟增長顯然不可行。同時,儘管中國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在增加,但增加的總量很難和中國對歐美市場的出口相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