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企業道德血液只能建立在政府守法上

http://www.CRNTT.com   2011-05-09 14:08:41  


 
  在政府對食品安全的監管上,目前的問題在於,由於監管者和生產者的信息不對稱,以及監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不足,使得政府的監管往往滯後。除此外,在廠商、產業利益和民眾的生命和健康權發生矛盾和衝突時,政府也往往不能把握好兩者的平衡,重前者而輕後者,致使問題發生後得不到有效查處。

  理念而言,在地方經濟發展、產業保護與食品安全、百姓的生命權的關係處理上,後者應該也必須大於前者,這才是以人為本的表現。但對於一個發展型的政府來說,經濟發展、財政收入是看得見的政績,才是政府優先關心和考慮的事項,這就勢必使政府的職能和行為發生"扭曲",從而對食品的監管,產生兩方面的不利影響:一是在問題食品出現前,政府基於穩定稅源的考慮,往往會優先選擇保護本地企業的利益,幹預正常的監管,使得監管流於形式;二是在問題食品出現後,又出於保護產業的考慮,對問題企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盡量不使企業和產業傷筋動骨。

  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奶粉行業,在"毒奶粉"事件發生後,國內很多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都牽涉其中,如果全部嚴懲,肯定會打擊整個乳品行業的發展,所以在保護民族產業的借口下,除了始作者三鹿民憤太大外,其餘的都輕輕放過。當前的雙匯"瘦肉精"事件也一樣,在地方的力保下,企業最終安然渡過危機。

  當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實際被監管者漠視時,它給企業就傳遞了一個不好的信號,即只要企業做得足夠大,成為地方的利稅大戶,或跟政府搞好關係,即使出了事故,也有政府在背後兜著,從而無形中放鬆了自我監管。

  所以,要讓人們吃上放心的食品,要讓企業有道德血液,就必須有對問題廠商、問題產品嚴懲不貸之決心,沒有這樣的決心和行動,一切都枉然。這就需要政府在平衡和把握經濟發展、產業保護與人們的生命權和健康之間的關係時,不能只考慮經濟發展、政府收入,還須將人民的幸福和安全放在政府的目標函數中,並以此去考核官員。

  作者系中央黨校《學習時報》副編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