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薛湧:中美精英的時尚 | |
http://www.CRNTT.com 2010-08-20 11:30:43 |
這就是我的生活氛圍。我工作和生活的波士頓地區,和斯德哥爾摩、赫爾辛基、阿姆斯特丹、舊金山等等,被《經濟學人》列為當今世界的“精英城市”。所謂“精英”,一是高科技集中,一是文化前衛。兩者的相關性甚強。所謂“文化前衛”,就包括在新經濟競爭中的成功者特別喜歡從事極端體育。比如,不久前《紐約時報》登了篇長文,是一位當父親的為了和子女一起參加鐵人三項,從頭開始練游泳。這對五十多歲的人確實是很大的挑戰。他講述自己如何在水中掙扎時想起了肖邦的音樂,如何把自己當年的鋼琴訓練和游泳觸類旁通。《華爾街日報》則刊登一篇文章講如何進行長距離蝶泳競爭的經驗。最近則再發一篇文章,介紹一法學院出身的41歲的女士,擁有兩家公司,但熱衷於超長距離的鐵人三項、山地自行車賽(一天160多公里)。她早晨從六點開始,趁八歲的兒子還在睡覺時訓練90分鐘,有時則要訓練兩小時,而且忙裡偷閑地每周兩次在晚間插半個小時的訓練課。她的山地車7000美元,公路賽車4000美元,自行車鞋200美元,頭盔200美元,全不是普通百姓能消費得起的。但是,她消費和生活的方式,和中國的精英大異其趣。 為什麼會如此?以我的觀察,美國的新經濟技術含量高、競爭性強,需要年輕人的精力和開創性。我在《培養精英》一書中曾介紹過,在矽穀,極端體育是一大時尚。一位早晨四點起床苦練長距離游泳的女士講,在這裡,四十多歲就顯得老了。所以,過了四十的人,要不停地證明自己。你在馬拉松式的競爭中擊敗了二十多歲的毛小子,別人就對你另眼相看了。總之,成功意味著奮鬥,意味著“過程”。你的整個生活格調,都應該體現出你正在這種奮鬥過程中。這才叫“酷”。這也難怪,最近美國的生活趨勢是:騎車漸成了中高產的時尚,高爾夫則開始在勞動階層大為流行。記得著有《創意階層的崛起》一書的佛羅裡達教授曾經提過,在美國的河上,開著汽艇的往往是藍領,在那裡吭哧吭哧地劃船的,往往是些白領精英。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