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當今印度,14個關鍵詞

http://www.CRNTT.com   2010-04-21 14:14:25  


 
種姓制度是印度傳統社會的顯著特色 

《環球》雜誌 
  
種姓問題
  
  種姓制度是印度傳統社會的顯著特色,其根源始自古代社會的“瓦爾那”制度。按照印度教的說法,人們的精神、道德、知識和能力生來有別,故而分屬不同的社會集團,這種身份終生不變,而且世代遺傳。

  “瓦爾那”制度將人按高下分為婆羅門、刹地利、吠舍和首陀羅四種。他們分別為精通宗教經典、執掌宗教事務的僧侶;掌握政權和兵權的王室貴族和武士;廣大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被視為不潔的專服賤役的人。此外,還有地位更為低下、被稱為“不可接觸者”的賤民。

  種姓制度還有一個顯著特點是實行內婚制和順婚制。也就是說,通婚一般只發生在同種姓之間,即便突破往往也是高種姓男子迎娶低種姓女子,否則會被視為大逆不道。在漫長的歲月中,上述四大種姓衍生出了許多亞種姓,據大略估計有四千種之多。但是,種姓制度總體上的等級劃分基本未變。

  印度獨立以後,政府於1948年通過了廢止種姓制度的法案,政府也為保證較低種姓的平等權益做出不少努力,但是數千年遺留下來的弊端仍然有形無形地存在。特別是在農村地區,低等種姓仍然不能與高等種姓的人同飲、共食或並坐。(馬加力)

  貧民窟與百萬富翁
  
  在印度許多大城市的摩天大樓、豪華酒店以及高檔公寓旁,總是可以看到成片的由破磚爛瓦甚至以麻袋搭成的棚戶區。由於廁所設施不足,人們隨地便溺;由於沒有排污管道,污水順著條條水溝蜿蜒流過。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由家庭作坊和破敗棚屋構成的蜂巢般擁擠的空間裡,全家老小一起生活、勞作、遊戲。這便是聞名於世的印度貧民窟。

  2009年,一部講述印度孟買貧民窟傳奇人物生活與成長的影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風靡全球,使許多人開始關注印度的貧民窟。如今,電影中所描述的達拉維貧民窟成了遊客到孟買旅遊的首選景點:達拉維貧民窟占地僅僅2.5平方公里,卻居住了差不多100萬人,平均每1500人才有一間廁所。據說如今孟買的1800萬居民中有60%住在貧民窟或是大街上。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孟買不僅擁有亞洲最大的貧民窟,其所擁有的富人數量及財富也堪稱印度之最。這種富足與窮困能夠相安無事地共存於城市的現象,在全球數印度最為突出。在印度,十分富裕或富裕的中產階級人數總和已達5000萬,超過了許多歐洲國家的總人口。2010年3月美國《福布斯》雜誌公布的2009年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中,印度人在前5名中占據了兩席。然而,這一切仍掩蓋不住印度所面臨的嚴峻現實,它依然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對於印度來說,如何縮小貧富差距,使更多的窮人能夠在幾十年內富裕起來,將是一件十分艱巨的任務。(唐璐)

  尚談與健談

  曾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阿馬蒂亞.森在《慣於爭鳴的印度人》一書中這樣描述他的同胞:“對於我們印度人而言,長篇大論並不陌生。他們能夠滔滔不絕地講很長時間。半個世紀以前,克裡希那.梅農(當時他是印度駐聯合國代表團團長)所創造的在聯合國發表最長演說的記錄(9小時不停頓),迄今尚無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可以望其項背……我們的確喜歡說話。”

  其實喜愛長篇大論並不是印度人現在才有的習慣,早在幾千年前,印度史詩《摩柯婆羅多》就已經贏得了人類歷史上最長史詩的桂冠。這部長達十萬頌(二十萬行)的史詩所描寫的核心內容並不複雜,就是兩個部落之間的一場戰爭。但尚談的印度古賢們卻在其中加入了許多議論,從而使叙事本身反而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從另一個角度看,印度古代的梵文是一種很難掌握的“高雅”文字系統,今天印度民眾的識字率也一直徘徊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因此口頭語言成為古往今來信息傳播的重要方式。

  印度人講話喜歡較真,什麼事都要把前因後果說透,圍繞一個簡單的議題,人們可以引經據典、七嘴八舌地講上半天。但印度人作為聽眾又很少輕易贊同別人的觀點,知識水平越高,這種情況越明顯。一旦發現別人的談話中有什麼缺陷,一篇針對這一瑕疵的高論就不可避免,而這篇新的長論又很容易成為一場激辯的序幕。

  在一些社會精英看來,人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力,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印度最可引以為豪的“民主”傳統,所以,“我不贊同你的觀點,但我完全尊重你說話的權力”就成為印度人尚談的社會條件。

  然而,尚談走過頭了就往往變成了空談,就連一些印度人也批評他們的議會講得太多,做得太少。(趙伯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