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敢於直面危機 香港才能克服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09-09-13 01:57:31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香港祗有直面危機才能克服危機。
  中評社香港9月13日電/全國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中國評論月刊學術顧問劉迺強在《中國評論》月刊九月號發表專文《香港如何直面危機》,認為特區政府要打破“怕字當頭,怕被人罵、怕失民望的指導思想,”和“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處處但求政治正確的形式主義庸官行事作風。進而建立一個以人為本,勇於任事,強政勵治,不怕困難和壓力,積極為市民謀褔利,促進香港和國家發展的新傳統。”等“到香港上下整體有危機感,有個人積累起來的集體勇氣與承擔去面對危機”,就能走出克服危機的路。文章內容如下: 

  香港會否邊緣化 

   2006年,當時香港的政務司司長許仕仁說了一句學術界流傳了很久的話:“香港會邊緣化。”一時引起了市面不大不小的震動。但是3年之後的今天,香港仍是朝著邊緣化的方向下滑。 

  內地朋友都說,香港人有個人危機感,卻缺乏集體危機感。所以每個人都直面個人危機而努力拼搏奮鬥,但對於香港整體的未來所面對的挑戰,就始終提不起勁來。這裡有頗為深層的原因,自百多年開埠以來,經驗告訴港人,在殖民地管治底下,一切只能靠自己。這就養成了香港人根本就喜歡個人解決問題,遇到問題,第一個反應就是自力更生,解決不了就拉倒認命。他們不習慣通過大小組織去集體面對危機,這不但麻煩、間接,而且難以控制效果。所以說居住環境不好,那就努力賺錢置業;教育制度不善,那就供小孩到外國讀書。對香港前途沒信心,第一考慮就是移民。個人解決問題效果未必一定理想,上世紀九十年代百萬中產移民,吃了大虧之後,大部分都回流。但是這是一時三刻難以改變的習慣反應。 

  有了這樣的習慣,社會上有關協助市民解決基本問題的各種中間團體便很薄弱,因為沒有需要。社會上的NGO大都集中力量幫助弱勢社群,主流社會的基本需要,反而沒有得到照顧。政府也崇尚“大社會,小政府”,事情盡量少管。連立法會中的政客,不論是親建制或反對派,也只以監督政府和為政府保駕護航為任務,從來都沒有積極為解決市民問題而著力。這便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今天縱使香港市民想通過集體去面對集體危機,也不知從何著手。“邊緣化”基本上是一個經濟危機,但是偏偏香港特區政府卻認為它不懂經濟,一切應由市場主導。從而衍生的社會民生問題,政府也只以見招拆招的救火心態處理,只求壓抑病癥,不求根治病情。 

  但是最近情況已經開始有了一些基本的變化,老皇曆已經證明不靈,需要修正和調整。 

  首先是香港已經成了一個困獸之局。百萬人吃過移民虧之後,今天已經不再流行移民;要提移民,目的地是內地,而不是外國。而北上發展,談何容易?港商以前設廠出口,如今出口市場萎縮,此路不通。要打內地市場,習慣生產外國質量和款式的工廠轉型固然有困難,而如何交易之後收賬,始終是個大問題。年青人北上打工,說的多,做的少。因為縱使年青人願意拿內地三兩千元以香港標準來說,比綜援還低,微薄的工資,要是他們在港還有即便是少許的家庭責任,他們也負不起。舉個例子,整個月的薪水,不吃不住,一分錢都不花,連供上一輩住私營老人院都不夠。香港高地價、高工資、高成本的結果,使到香港人根本跑不出去,死活都要待在香港。再加上港人不能享受內地的福利措施,越來越多本來已經移民北上的港人,一遇到問題,還是要回香港解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