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深度:張忠義析中韓因禍得福

http://www.CRNTT.com   2020-12-22 00:02:57  


 
  中評社:今年中韓民眾之間仍然存在著圍繞著泡菜等的爭論,對此我們應如何看待?要如何降低有關輿情對兩國關係的負面影響?
 
​  張忠義:中國和韓國作為近鄰,交往幾千年了。過去中國是一個文化輸出大國,韓國始終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所以中韓有很多共同的文化,但在這一過程中,韓國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
 
  ​現在兩國之間發生這種矛盾或者說鬧劇是很正常的。文化應該是共有的,我們應該開放胸懷,有更多的包容性。中韓之間就像鍋和勺子一樣,時不時會有磕磕碰碰,完全沒必要把問題上綱上線,雙方媒體也最好不要情緒化渲染和炒作,更不應該挑動民族主義對立。

  中評社:您如何評價疫情期間公共外交在中韓關係中作用?

  張忠義:疫情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但這次疫情同時也成為公共外交的舞台。在這一過程中,中韓的公共外交讓兩國的民心走得更近了,互相了解更多了,過去一些不太活躍的城市間和高校間的交流,通過疫情也活躍了起來,重新建立起了交流的網絡,成為推進公共外交的良好契機。

  中評社:今年察哈爾學會在中韓關係領域有哪些作為?產生了哪些效果?

  張忠義:察哈爾學會一直把半島作為工作重點。今年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有關疫情的工作。實際上在韓國疫情暴發後,也是中國國內疫情剛剛平複的時候,察哈爾學會就向韓國提供了兩批捐贈,先後捐贈了包含有40萬只口罩和10萬套防護服的防護物資,分別捐給了當時疫情最嚴重的大邱市、其他韓國地方政府和部分大學。

  另外由於疫情的原因,學會舉辦的許多有關中韓合作、半島、疫情的大型活動都改為了線上召開,我們也受韓方邀請,參加了濟州論壇,韓國民主和平統一咨詢會議在青島舉辦的“2020中韓國際學術論壇”,釜山公共外交論壇等。

  疫情期間,我們通過上述捐贈、慰問、研討會等公共外交形式,幫助兩國加深了解彼此的疫情情況,了解兩國的社會治理結構,了解彼此應對公共危機的能力,以及進一步地加強了我們與既有機構之間的合作,我們通過共同應對困難,增強了友誼。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疫情期間的公共外交,大家的共識更多了,關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更強了,這賦予了我們更多信心,讓中韓一起面對將來可能會遇到的共同難題。

  所以,這些工作讓兩國民眾之間、兩國機構之間,兩國城市之間更珍惜彼此,相互支持,讓我們的友誼和紐帶關係更加真實和堅固,我覺得這是一個最大的成功。

  未來,學會還會繼續舉辦有關公共外交、半島局勢、地區安全的論壇,而且會利用我們多年來在韓國的耕耘,繼續從外交、學術、宗教等方面,推動公共外交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