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培育創業創新的更強時代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15-12-16 08:34:03  


  中評社北京12月16日電/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發展新引擎。2015年6月,國務院出台了《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為營造更好的創業創新環境,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業便利化、優化稅收政策、搞活金融市場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15年9月國務院又出台了《關於加快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台的指導意見》,為加快推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對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推動實施“互聯網+”行動進行具體部署。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具有時代新特征

  人民論壇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部長呂薇文章稱,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成了一波又一波創業創新的熱潮,創業創新一直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隨著改革開放,中國從單一公有制經濟轉向多種所有制經濟,從計劃經濟轉向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極大調動了人民群眾參與發展的積極性。個體和非公有制經濟從公有經濟的補充,發展成為促進中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在轉型過程中,一批批創業的小企業,成長壯大為大中企業,市場經濟活力不斷增強。與此同時,科技型企業也隨著改革開放不斷發展。一方面,改革開放初期,通過放權和減少行政經費撥款,將政府科研機構推向市場,釋放了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建設經濟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實行小政府大社會的政府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營造良好的投資和營商環境,高新技術園區成為高技術企業的集聚地,形成了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增長極。

  新一輪“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與以往的創新創業有什麼不同?目前,中國正處於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增長的換擋期,支撐發展的要素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從國內看,土地、勞動力等各種生產要素的成本增加,傳統的低成本優勢減弱;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已經接近於警戒紅線,長期積累的環境欠賬亟待解決;人口老齡化,新增適齡勞動人口增長放緩,人口規模紅利下降,就業的結構性矛盾突出。新的形勢下,高消耗、低成本和環境污染的粗放發展模式已經不可持續,必須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從國際上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蘊育中,國際競爭加劇。發達國家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美歐提出再製造,部分高端製造業出現“逆轉移”;發展中國家利用低成本優勢加速推進工業化,積極參與全球產業再分工,承接產業及資本轉移,中國的產業面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境況。中國的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轉移,要防止產業轉移導致的產業空心化和技術空心化。因此,轉型發展的核心是發展動力和模式的轉變。發展的動力從依靠要素驅動轉向依靠技術進步、勞動力素質提高的創新驅動;發展模式從依靠資源消耗、低成本擴張的粗放發展轉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集約式發展。在這種形勢下,國務院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適應中國轉型發展的需要,通過創新、創業引導社會各層次,更廣泛地參與經濟建設,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具有以下新特征。

  一是創業環境大大改善。近些年來,政府加快簡政放權的速度。從2013年至今,國務院已取消和下放58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各地、各部門紛紛簡化辦事程序,縮短辦理期限,為創新創業帶來實實在在的紅利。特別是,進行商事制度改革,極大地調動了創業的積極性。

  二是對創業的效率要求更高。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勞動力供應過剩,但受教育水平較低,因此儘管勞動力成本較低,但勞動生產率並不高。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主要依靠勞動力在產業之間的轉移和城鄉之間的流動。目前,由於要素成本的增加,創業成本增加。隨著勞動力受教育的水平提高,信息技術、互聯網的應用,生產組織方式變化和交易成本的下降,儘管勞動力成本提高,但創業效率可能有所提高。因此,雙創要注重提高創業效率。

  三是需要開拓更廣泛的市場新空間。目前,中國已經從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特別是一些中低端產能過剩現象比較嚴重,許多傳統行業的中低端市場趨於飽和。但同時,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費需求檔次提升,呈現出產品和服務需求個性化、多樣化和中高端化的特點。因此,雙創企業必須根據市場需求選擇,向著小、精、特、專的方向發展,開拓新的細分市場。

  四是社會參與度更高。“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意味著無論是精英還是草根,都能參與其中。隨著技術進步加快和生產組織形式多樣化,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層出不窮,服務業增長快於工業的增長,小企業在轉型發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雙創的核心是以創新帶動創業,無論是在傳統產業中創業,還是新興產業中的創業,都要有創新的理念,不僅要依靠技術創新,還要依靠新模式、新業態和新生產組織形式,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和發展。

  總之,新一輪創新創業面臨有利條件和新的挑戰。有利條件是投資環境和商業環境更好,政府的支持力度更大;信息技術、互聯網的應用降低了部分創業成本;各種要素的質量提高,有利於提高創業效率和產業價值。面臨的挑戰是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起點的要求更高。必須有新的思維,尋找新的市場空間。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