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智庫雜誌:“冷和平”將傷害兩岸 台灣尤甚

http://www.CRNTT.com   2015-11-12 00:15:01  


 
  3、綠冷藍熱、南冷北熱 本島冷、離島熱

  民進黨上台執政,較可能執行從嚴管控、冷卻降溫的兩岸政策,綠營對於兩岸交流有所畏懼、並不熱心。與此相反,藍營將更為熱衷於兩岸交流,造成台灣兩岸交流綠冷藍熱的現象。同時,台灣南北、本島外島對於兩岸交流出現南冷、中北部熱、本島冷、外島熱的景象。2015年5月23-24日金門舉辦“張夏會”,簽署金門自廈門引水協議,一舉突破了困擾金門發展的“國安”難題,為未來解決福建向金門供電、建設金廈大橋提供了可能性,金廈一體化進程加快。當年“小三通”自金門實施,未來包括金門、馬祖的離島地區有可能掀起一輪兩岸熱,發揮穩定兩岸關係的功能,與台灣本島的冷漠形成明顯的對照。 

  4、兩頭冷、中間熱 普通民眾冷、工商文藝界熱

  台灣不同年齡階段對於兩岸關係的態度有所不同,可能出現年輕、年邁者冷,青壯、中壯世代熱的現象。20-29歲、60歲以上人群對於兩岸關係不熱心,甚至冷漠以對,但30-39歲、40-49歲、50-59歲的青壯、中壯世代人群熱心於兩岸交流,成為兩岸關係中最為活躍的主體人群。 同時,普通民眾對於兩岸交流積極性不高,但工商界、文化藝術界對於兩岸關係的積極性高,非常投入。大陸經濟、文化、社會對於台灣的磁吸效應放大,“一帶一路”戰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吸引台灣兩岸群體, 島內有可能掀起新一輪的“大陸熱”、“西進潮”。

  5、兩岸冷 涉外熱

  出於遏止中國崛起的需要,美、日頻打“台灣牌”,美國台海政策出現“再概念化”的跡象。民進黨食髓知味,試圖降低對大陸的依賴,加強與美、日、東南亞、印度、歐盟等國際社會的連結與依賴,試圖擴大國際參與空間,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甚至扮演制衡大陸的“馬前卒”、“急先鋒”。因此,民進黨必然降低兩岸政策位階,抬高對外關係地位,優先甚至不惜重金推動涉外活動,謀求國際突破,以涉外熱掩蓋兩岸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