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智庫雜誌:蔡英文南海政策會造成甚麼麻煩?

http://www.CRNTT.com   2015-10-21 00:09:30  


 
  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民進黨籍“立法委員”就持續關注南海問題,但是意見並不一致。民進黨務實派認為,台灣應該堅守對南海的主權。1993年,時任民進黨“立委”張俊雄就要求台灣當局在太平島建設機場,以因應南海變局。此後,民進黨籍“立委”,如葉菊蘭、姚嘉文、沈富雄等人,不斷就南海問題發表看法並提出了對策建議,包括在太平島興建機場、增派陸戰隊駐軍、設置南海危機小組、南海業務主管單位由“內政部”移至“外交部”,提升“南海小組”層級等等。但同時,也有部分“激進台獨”分子認為,南海諸群島屬於“中華民國”,且涉及到與周邊國家的主權爭議,台灣沒有必要承接此爭議,因此主張將南海問題交由國際社會解決。1993年4月24日,陳唐山提出將南海諸群島視為類似於南極的國際共有之群島的概念,召集有關國家透過適當的途徑簽訂合約。(1)

  1999年5月,民進黨全代會通過的“行動綱領修正案”提出,與亞太周邊國家進行安全情報交流,共同促進公海航行自由、國際海路交通安全等事項,及促進南海成為國際共同使用的和平海域等。(2)

  總而言之,民進黨的南海政策目標與國民黨基本相同,即維護台灣對南海的主權,加強南海的開發與管理、促進南海合作,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等。(3)但同時,民進黨與國民黨的南海政策也有區別,核心是對U形線的看法。國民黨主張U形線內的所有水域,包括東沙群島、南沙群島、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都擁有主權。但民進黨認為,對南海歷史性水域的主張不切實際,此水域概念模糊不清,且與國際法相違背,會造成無法與中國大陸的歷史分開、對台灣島嶼主權主張不利以及引起與東南亞國家糾紛等問題。因此在1998年“立法院”審議“領海及鄰接區法”草案時,民進黨“立委”堅持刪除“歷史性水域”的規定。(4)

  (二)第一次執政期間的政策主張

  2000年民進黨上台後,是從“海洋立國”的角度來思考南海政策。2000年12月21日,陳水扁視察爭議較少的東沙群島,宣稱南海政策以“和平共享”為最高目標,實現其“海洋立國”目標,但並未得到東南亞國家的任何回應。2001年3月,民進黨當局推出了首部“海洋白皮書”。2002年11月,中國政府與南海主權爭議相關國家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及達成“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共識。擔心被邊緣化的台灣當局,對南海問題的重視程度提升。2003年元旦,“副總統”呂秀蓮視察東沙時發表所謂“海洋立國”的“海洋戰略宣言”。2004年出台了“國家海洋政策綱領”,2006年和2007年先後發表“海洋政策白皮書”和“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