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重塑中國經濟地理新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15-06-21 08:13:20  


隨著改革的不斷推進,中國經濟空間和城市體系正在發生著變化,已經出現了新的格局
  中評社北京6月21日電/“胡煥庸線”是中國經濟地理的一條重要分界線,反映了近代以來中國經濟空間的基本格局,也反映出中國空間發展的嚴重失衡。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城市與房地產研究室主任倪鵬飛、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李冕、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博士後王雨飛文章表示,作為一個廣疆域、多民族的大國,如何破解胡煥庸線將是中國的一項長期重大課題。隨著改革的不斷推進,中國經濟空間和城市體系正在發生著變化,已經出現了新的格局,如果能夠針對這一新格局所表現出的特點,順應區域經濟發展規律,對中國的空間戰略做出相應的調整,必將有利於突破胡煥庸線。

  中國經濟空間和城市體系正在形成新格局

  文章分析,首先,中國經濟空間正在呈現出“東中一體、外圍傾斜”的新格局。

  以人口分布考察中國經濟空間:東部人口密度最高,中部人口回流明顯,東部和中部共同形成人口稠密的第一聚類,集聚成為中國經濟的中心,一體化趨勢明顯;東北人口持續下降,西部雖然回流明顯,但多數地區人口密度仍處在50人/平方公里以下的低水平,東北和西部形成人口稀疏的第二聚類,分散成為中國經濟的外圍,主要向成渝、關中、遼中南等城市群傾斜。同時,東經110度線附近出現一條人口稀疏的斷裂帶,成為中心和外圍的主要分界線。

  其次,中國城市體系正在呈現出“一團五線、開放互聯”的新格局。

  所謂“一團”,是指東中部“五橫五縱”的群網狀城市體系聚合成的“一團”。“五橫”為隴海城市發展帶、沿江城市發展帶、滬昆城市發展帶、京呼城市發展帶、青太城市發展帶;“五縱”為沿海城市發展帶、京廣城市發展帶、京滬城市發展帶、京福城市發展帶、京九城市發展帶。

  所謂“五線”,是指東北和西部的群帶狀城市體系延伸出“五線”,形成沿京哈線、沿隴海—蘭新線、沿長江下游延伸線、沿滬昆線和沿海城市發展帶,分別面向東北亞、絲綢之路經濟帶、南亞、東盟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形成開放互聯發展格局。

  “一團五線”恰如一只巨手,而京廣城市發展帶構成手掌和手指之間的關節線,向東對接東中部群網體系,向西發散出外圍群帶體系;包昆城市發展帶帶動外圍群帶體系互聯互通,構成手指中部關節線,實現五帶縱橫聯動。

  未來20年,這一城市體系將支撐起覆蓋32個城市群、近1000個城市、近20000個小城鎮,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鎮、居民點協調發展的城市中國新版圖。

  中國經濟空間和城市體系的這一新格局也表明,在更長時期,中國經濟空間將有可能突破“胡煥庸線”,實現更加均衡的發展。這是因為,首先,西部地區人居環境正在逐漸改善,更加宜居的環境將形成本地發展的良好基礎。這不僅是因為國家治沙造林、退耕還林、南水北調等舉措的成果逐漸顯現,而且據國際上一些科學家的研究發現,中國西部的氣候正在變得更加濕潤。其次,中國能夠通過扶持政策引導外圍地區的均衡發展。借力快速發展起來的交通體系,通過交通運輸的快速化、網絡化,中國可以由“以點帶面”“以線帶面”的傳統發展模式逐漸邁向“以網帶面”的新型發展模式。最後,歐亞大陸的互聯互通使過去的邊緣地區成為了開放前沿。“一帶一路”戰略拓展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全新格局,帶動歐亞大陸重新成為世界中心,中國西部地區一躍成為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開放樞紐,能夠開拓“兩個市場”、利用“兩種資源”,實現轉型發展。

  經濟空間和城市體系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文章認為,中國經濟空間和城市體系的新格局是演化趨勢推動、內在聯繫深化、主要因素影響和經濟規律作用的共同結果。

  第一,中國經濟空間和城市體系的新格局是歷史演化的結果。

  首先是經濟空間演化。中華文明繁衍於黃河流域和中原地區;隨著漢代以後經濟重心的南移,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逐漸繁榮;明清時期,中國人口已穩定分布於東經110O以東、北緯40Ο以南的地域;清末民初,出現了闖關東、走西口和下南洋等大規模人口外遷。改革開放以後,“東部加快”帶動“中部崛起”,外圍人口重新向東中部集聚,形成人口稠密、經濟活躍的中心地域。

  其次是城市體系演化。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城市體系演變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⒈1990年以前為第一階段的點線城市體系,鐵路幹線以及沿江、沿海發展軸線還未實現快速化,主要以中心城市為支點,形成“以點帶面”的不均衡發展格局;⒉1990年至2010年為第二階段的群帶城市體系,高速公路網絡擴大中心城市輻射範圍,城市群逐漸崛起,依托群帶城市體系形成“以線帶面”的發展格局;⒊2010年以後為第三階段的群網城市體系,高鐵網絡逐漸形成,東中部網絡效應帶動多層次的城市群發展,逐漸邁向群網城市體系,形成“群網帶面”的均衡發展格局。

  第二,中國經濟空間和城市體系的新格局是內在聯繫深化的結果。內在聯繫深化表現為幾個層次的一體化:東中一體化發展促進了空間的集聚,市場一體化促進了區域共同市場的逐漸形成,要素一體化實現了區域要素的自由流動,產業一體化帶動了產業集群的初步顯現。

  第三,中國經濟空間和城市體系的新格局是受幾個基本因素影響而形成的結果。這些因素包括地理環境、經濟格局和交通體系,其中交通體系的快速化、網絡化尤為重要。從地理環境看,東中部地區位於中國地形第三階梯,環境宜居、人口稠密、經濟活躍;外圍地區總體人煙稀少、經濟落後,只能向重點城市群和城市帶發展。從經濟格局看,東中部形成經濟活躍的第一聚類,以接近20%的國土面積聚集了超過60%的人口和超過80%的產值,東北和西部形成相對低迷的第二聚類。從交通體系來看,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交通體系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1990年以前為鐵路時代,支撐點線城市體系。1990年至2010年為高速公路時代,支撐群帶城市體系。2010年以後為高鐵時代,支撐群網城市體系。交通體系快速化、網絡化使東部和中部收縮為超級中心;東北和西部沒有明顯收縮,成為外圍;高鐵網絡將節點城市緊密聯結在一起,支撐形成群網狀城市體系。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