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規則決定亞投行成敗

http://www.CRNTT.com   2015-05-03 08:10:31  


亚投行是规则推动的机构,只有公平的规则才能带来透明高效的运作。
  中評社北京5月3日電/4月28日,為期兩天的亞投行第四次談判代表會議在北京閉幕,這是亞投行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名單最終確定後首次齊聚北京,代表們對多邊臨時秘書處起草的《亞投行章程(草案)》修訂稿進行討論並取得顯著進展。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評論員葉檀文章稱,亞投行進入具體博弈階段,這是第二階段主要看點。亞投行是規則推動的機構,只有公平的規則才能帶來透明高效的運作。

  根據亞投行工作計劃,各方計劃於2015年中商定亞投行章程終稿並簽署,之後經成員國批准生效,年底前正式成立亞投行。

  亞投行在經歷初期火爆的“加盟”之後,正進入實質性階段,現在許多眼睛都在盯著亞投行,亞投行的博弈過程、制訂的章程、組織架構直接決定了亞投行未來的工作效率。亞投行能否擺脫官僚色彩與大機構的臃腫低效,向世界展示除提供基建投資以外的存在理由,將逐漸揭開面紗。

  美國對亞投行的態度逐漸發生轉變。4月28日,奧巴馬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從未反對中國主導的亞投行,並表示如果亞投行有強健的金融、社會和環境保障,美國完全支持。此前在3月30日,美國財長雅各布•盧、4月14日,美國總統代表、商務部長普裡茨克也表達了同樣的善意,這與一年前的態度大相徑庭。

  美國政府方面一直表示,希望亞投行秉持全球標準,這也是各方下一步關注的焦點。基於此,亞投行的組織架構與章程至關重要。

  文章分析,亞投行是個國際組織,設立架構、舉行選舉都應有章可循。

  根據現有多邊開發銀行的通行做法,亞投行將在正式成立後召開部長級理事會,任命首任行長。

  根據去年10月24日簽署的籌建亞投行備忘錄,亞投行將設立理事會、董事會和管理層三層管理架構,並將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確保決策的高效、公開和透明。選聘高管時的公開、透明、擇優原則,將成為檢驗的標準,首任行長很有可能由中國人擔任,因為中國是發起國、最大股東國,此舉符合國際慣例。而其他各國投票份額如何劃分,以GDP權重以及資本金劃分相應公平,這也是IMF的做法。

  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27日發布的研究結果顯示,如果亞洲國家占亞投行75%股份,且股份分配按照60%國內生產總值和40%購買力平價,屆時亞投行最大股東為中國(30.85%),以下依次為印度(10.4%)、印尼(3.99%)、德國(3.96%)和韓國(3.93%).

  美國對世行擁有事實上的否決權,中國如果想與二戰後歐美主導的國際金融機構徹底劃分,按照議定的投票權直接通過投票決定,將是最好的做法。從目前歐洲、大洋洲各國參與的情況看,擴大董事會成員將是大勢所趨。

  貸款與融資的效率一樣值得關注,奧巴馬等關注的也是這一方面。亞投行的資本金沒有世行、亞行雄厚,讓各國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銀不太現實,因此更要以高效與清廉、有回報的貸款項目,來獲得市場融資。

  文章認為,亞投行的投資項目既不能與當地的政治、貨幣改革捆綁在一起,以免在當地政府看來成為政治要挾,也不能坐視高風險和腐敗而不理,因此風險控制與止損機制變得十分重要。

  亞投行的項目絕不是無償援助。在這方面中國有許多教訓——無論是墨西哥高鐵項目還是科倫坡港口,投入巨資卻因所在國內部的政治派別紛爭、成本博弈等問題陷入僵局,巨額投資遭遇巨大風險甚至損失。應該坦承中國在“走出去”方面還存在短板,今後的海外投資或援助計劃理應更細致地算經濟賬。對於中國而言,這是個迅速與國際規則接軌的機會,是大大的好事。

  文章指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增加讓人興奮,但這一階段已經過去,現在需要拿出坦誠的態度,巨大的勇氣,推動亞投行的核心章程如份額、投票權等,向各國接受的底線遊戲規則靠攏。

  既然開放,就要開放到底,亞投行表示出了與各方合作的誠意,當一以貫之地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