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亞投行:欲戴王冠 先承其重

http://www.CRNTT.com   2015-04-18 08:33:40  


 
  其次,要滿足亞洲地區基礎建設總投資的巨大需求,僅僅依靠公共投資是遠遠不夠的,如何撬動民間資本至關重要。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亞開行以ASAEN為中心即開始了摸索公私合作的融資模式。迄今經歷了以項目自身的資產和項目未來的收益作為抵押的BOT(建設—經營—轉讓)模式,以及公私共同參與的PPP(公私合作夥伴型)模式兩個階段。前者是一種盡可能地將投資風險轉嫁到私人部門的風險轉移模式。該模式雖然能夠減輕財政負擔,合作方式單純,但由於基礎設施投資的資金需求量大、實施周期很長、收入流不確定等因素導致私人部門負擔過重,而敬而遠之,成功率不高。2005年以後,公私部門共同承擔風險的合作夥伴型PPP模式成為主流,公共部門通過直接或間接的財政支出來分擔項目的部分風險。也通過配套成立專項基金進行投融資以保證資金規模,設立信托基金等方式推進金融機構或所在國政府出資與私營部門合理分擔風險和回報等。該模式的關鍵是如何確定風險的合理分擔。因此,不僅要對財政承受能力進行測試,也需要對項目的可行性,項目所能提供的服務價值以及消費者的價格承受能力等進行科學的評估,因此操作程序十分複雜,操作程序十分複雜。這也是導致傳統國際金融機構顯得低效的另一個主要原因。而對於宗教社會、文化經濟、法律制度等存在很大差異的“一帶一路”區域諸國,針對不同的項目形成合理的PPP模式將會更加複雜。因此,如何組織大量的不同類型的專業評估機構,培育獨立的第三方評價體系,通過制度設計來保障亞投行實現高效運行,是對亞投行的另一個主要挑戰。

  亞投行啟航在即。作為“一帶一路”的融資平台和探路先鋒,所面臨的課題不可謂不大,也不可謂不難。但從意向初創國的踴躍加盟使我們有理由相信,當我們吹去浮華、專注實務,真正的出彩還在後頭。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