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夏立言本應有所作為惟孤臣無力可回天

http://www.CRNTT.com   2015-02-17 09:51:15  


 
  至於夏立言,說他是軍人出身,更是片面之言。其實他更是一位外交官,自八十年代初碩士畢業,進入外交領事人員專業講習班學習,經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考試乙等考試及格後,就長期在“外交部”工作,曾先後出任“外交部”北美司專員、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組長、“外交部”政務次長秘書、新聞文化司副司長、駐美國代表處政治組組長、駐加拿大代表處副代表、國際組織司司長暨“APEC”資深官員、駐紐約辦事處處長、駐印度代表處代表、“外交部”政務次長,及駐印度尼西亞代表處代表等,還曾在任職“外交部”政務次長時,因在二零零九年“八八風災”中婉拒外國援助,引發爭議而請辭下台。他是於二零一三年十月二十二日,由駐印尼代表而轉任“國防部”軍政副部長的,在“國防部”才呆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因而不能算是軍人。

  他的任職軌跡,與也是馬英九親信的張良任正好相反。張良任是在陸委會副主委任內,轉任“國防部”軍政副部長,然後轉到“外交部”工作,先是出任駐以色外代表,現任駐印尼代表,恰好就是接過夏立言的印信。

  軍政副部長,是在實施“國防三法”後,由政務職文官出任,均不是軍人,無論是陳水扁時期,還是馬英九出任“三軍統帥”後,均是如此。因此,所謂夏立言是軍人之說,並不準確。反而應該說,現在馬英九也試圖採取由“外交”官員出任“陸委會”主委的方式,似乎有意與大陸先後由外交部副部長王毅、張志軍轉任國台辦主任的做法“接軌”。由於夏立言出身於“外交‘體系,熟稔“外交”事務,瞭解北京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故而夏立言與以往沒有從事過“外交”事務的陸委會主委相比,在執行兩岸交流事務時會比較周全。實際上,除個別人外,以往多數陸委會主委缺乏國際視野,往往會把兩岸關係帶往複雜的境地,夏立言的任命可望打破這個困局,而且更是希望能有一些作為,起碼是突破目前的僵局。

  自發生“張顯耀案”後,不少人就私下議論,王郁琦雖然是馬英九的親信,但卻不是行政幹才,只不過是辯論賽冠軍的“鬥咀友”而已。他出任“總統府”發言人或能妙咀生花,但從事行政主管工作,尤其是必須獨當一面地肩負責任重大的陸委會主委,卻未必能勝任。實際上。在“張顯耀案”的問題上,就顯得不夠沉穩,倘當時是由夏立足任主委,可能情況不會鬧至如此地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