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朱鬆嶺:習近平為何論統一?

http://www.CRNTT.com   2014-10-07 09:00:11  


 
  畢竟,台灣是一個分裂的共同體,中國的對台工作決不能偏廢,而要二者兼顧。過去,因為對台工作千頭萬緒,有時往往難免工作不到位。比如,以前就有個別統派朋友說,堅持統一沒好糠,主張“台獨”才有好糠,感覺有失落感,甚至不再積極從事統一活動了。對此,中國深深感覺到,大陸再不重視統派,統一在島內就會失去基礎,就會徹底斷了統一的香火。
 
  因此,充分重視和發展統派,讓統派堂堂正正發聲、擁有話語權和越來越大的生存空間,這才是和平發展中最重要的問題!本來就應該是統一才有好糠吃,顛倒夢想只能使工作越來越被動,甚至“台獨”之風壓到“統一”之風。因而,旗幟鮮明地支持統派,扶持統派,對大陸來說責無旁貸。張麟征教授說,這是大陸第一次這麼重視統派團體,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應該說,習近平會見統派團體並發表重要講話,是大陸落實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重要步驟,其中的韵味非常值得仔細揣摩、體會。
 
二、正本清源:全面系統地闡述大陸對台政策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本來就是海峽兩岸妥協的產物,也是太平洋兩岸妥協的產物,因為它可以承載幾方的戰略目標。對大陸來講,和平發展是為了消除政治對立,恢復國內既有政治秩序,和平發展是和平統一的前奏;對台灣方面尤其是“獨派”來講,和平發展是為了建立中國和台灣的國際新秩序,和平發展是“台獨”或“獨台”的前奏;對太平洋對岸來講,和平發展可以使得兩岸保持有利於實現美國國家利益最大化的動態平衡,美國可以在動態中引導之並為美國的整體戰略目標服務。因此,各方都在默默地為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做必要的努力。
 
  今年,台灣出現了街頭抗爭,香港出現了反對“一國兩制”的動作,大陸內部也有了對台政策的雜音,這種情況下,特別需要最高領導人在必要的時候明確大陸的對台戰略目標,以穩定情勢,以正本清源。
 
  習近平關於“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闡述是既有繼承,又有發展的。繼承的是“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發展的是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和民族復興之間聯繫的論述,是統一形式和內容的新說法。他講到,“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是能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的安排。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通向和平統一的正確道路,他宣示在涉及國家統一和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上,中國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不會有任何妥協和動搖。

  在對台爭取民心問題上,習近平提出“尊重台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願意用真誠、善意、親情拉近兩岸同胞的心理距離。同時,台灣同胞也需要更多了解和理解大陸13億同胞的感受和心態,尊重大陸同胞的選擇和追求”的論述,這改變了以往單方面理解和包容台灣同胞的做法,改之以雙向尊重,換位思考,這也是大陸對台政策的一個重要宣示。換位思考,就是要以心換心。以心換心,即為佛心,其目的是為了達到心能轉物,心向統一,心靈契合的高度統一。為此,他將眼光放在未來,放在青年,放在全方位的兩岸整合上。
 
  在反對“台獨”問題上,習近平用比較重的詞語說明大陸的態度,即“‘台獨’分裂勢力並未善罷甘休,仍在竭力煽動兩岸敵意和對立,阻撓兩岸交流合作,仍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現實威脅。” 確實,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他強調,對於任何分裂國家的行徑,中國絕不會容忍。這或在說明,試圖對大陸耍兩面手法,一邊撈取兩岸交流之實利,一邊行“台獨”之行為的勢力已經引起了大陸的警惕,並或將在未來看到大陸旗幟鮮明執行相關戰略的行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