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逸儒:解讀習近平的談話意涵

http://www.CRNTT.com   2014-10-07 08:59:54  


 
  先就形式意義言,中共應該深知在當前台灣的政治,社會氛圍里,主張國家統一,贊成民族富強的聲音與力量已經處於弱勢,如果不是被打壓的情況,北京如今刻意以這樣的規格,高調地加以接待,不無給予鼓勵及表達支持的用意,希望他們輕則能夠持續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把台灣民眾愛國主義的傳統及精神能夠不絕於縷的傳承下去,重則不但能夠不斷強化與壯大台灣主張統一的聲音與力量,還能產生移風易俗的教化作用,促成國家統一的早日實現。中共的態度與立場是明確的,但未來是否能在不過度介入台灣內政的前提下,把這種想法化為具體的行動則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再說實質意義,透過這次談話,北京充分表達了立場,除了過去所說的兩岸一家親之外﹐和平發展,和平統一仍是大陸不變的基本國策,北京當然不會放棄追求國家統一的立場,堅信國家統一將是台灣最好的歸宿,兩岸可以合作,共同努力促成中國夢的早日實現。
 
  雖然習總書記使用了一國兩制的用語,但他也提到,會充分考慮台灣的現實情況,吸收各界的意見和建議,顯然只要能夠實現國家統一,一切都可商量,即使對民進黨也還重申,不管過去如何如何,只要幡然悔悟都能既往不究,這一切都是過去政策的延續。整體來說,習近平的談話是有延續性,善意,耐心與包容的,如果我們再把大陸當前面臨的國內外挑戰考慮進去,若說北京無意在短期內做出兩岸政策的重大調整應不為過。
 
  於此,我們也不妨談談一國兩制,一國兩制的來龍去脈,台灣上下拒絕接受的原由大家知之甚詳。北京近年雖然少提,但並不表示此一基本立場有所改變。換句話說,即使習的談話讓人感到些許突兀,但仍在大陸對台政策的合理範圍之內,大家委實不必對此感到驚慌失措。
 
  就“中華民國”而言,追求國家統一其實不應該是個問題,兩岸雙方系爭的重點應是統一的時機、方式與條件,雖說一國兩制的部分內容遠較聯邦制更為寬鬆,但在面對中共一國兩制的攻勢時,台灣應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為了台灣與中國的未來,找到一個更合理的統一模式,中策是不斷充實一國兩制的內容,將其做出對台灣最為有利的解釋與發展,下策則是接受有一國兩制的部分實質內容,但沒有此一名詞的出現。如果台灣最後被時勢所迫接受現行的一國兩制,那就不是統一而是滅亡,“中華民國”上下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