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媒公布2014兩岸關係調查 對大陸負面觀感居多

http://www.CRNTT.com   2014-09-17 09:38:01  


 
對大陸負面觀感居多 

  調查同時顯示,儘管兩岸官方及民間互動略有回溫,但民眾對大陸政府及大陸民眾的觀感仍以負面印象居多。其中對大陸政府印象不佳的比例為57%,負面印象集中在不民主、貪腐和強勢霸道上;也有部分民眾肯定大陸政府是一個有效率、逐漸民主開放、友善、國力強盛、經濟實力強大的政府。另一方面,台灣民眾對於大陸民眾的觀感也是以負面感受居多,達51%,其中對大陸民眾的不文明行為印象最差,其他還包括強悍霸道、現實、炫富、不衛生等。至於好印象部分,則有台灣人稱許大陸民眾和善積極、有同胞愛、率直豪爽、熱情親切等。 

  針對這份兩岸關係調查,陸委會稱,這顯示維護台海現狀的主流民意穩定,不受個別事件影響;至於兩岸官方展開常態互動,是以“堆積木”的路徑,創造兩岸和平新局。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趙天麟稱,當前馬當局所主張的兩岸政策,從歷年民調趨勢來看,顯然並未得到多數台灣人民的支持。“新台灣國策智庫”董事長吳榮義稱,與往年比較,支持“急獨”和“緩獨”的人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代表有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台灣主體性。 

  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桂宏誠稱,這份調查結果多少與APEC(亞太經合組織)“習馬會”遲遲無進展,以及大陸在東海和南海的軍事強勢有關,雖然不是針對台灣,畢竟導彈陰影猶存,自會讓台灣民眾感到不安。不過桂宏誠也表示,民調所呈現的往往是民眾對某些事情的印象,並非反映真實,結果多少受反服貿和“太陽花學運”的影響,“未必是事實全貌,卻足以改變一些人的看法”。至於台灣民眾對於大陸官方、民間的印象仍多負面,桂宏誠說,對岸人民的文明禮儀,依舊是台灣民眾所在意的。 

“統獨力量”對比引解讀 

  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解讀稱,民調顯示統“獨”主張部分變化極小,而推動統“獨”的力量有三個,一是自然的力量,即時間的推移;第二及第三個就是兩岸政府如何用政策來推動統或“獨”,“統獨的起伏就是這三股力量較量高下的結果”。他稱,過去5年自然的力量持續有利於“獨”的發展,但相較於陳水扁時期“台獨”民意的快速茁壯,廣義的“台獨”在這5年只上升了3%,顯然速度減緩,“這應是馬政府的兩岸和解政策及大陸對台態度溫和產生的緩漲效果”。但由於馬當局明顯回避統一議題,在政策設計及論述上都刻意突出“台灣”,而非“中國”,所以沒能完全克服時間因素造成的“促獨”效果,而“敵我量表”部分,最特殊的是“外交”緊張驟增,應與民眾對APEC“習馬會”破局的挫折感有關。 

  蘇起還談到台灣民眾對大陸的印象部分,認為一方面被威脅感持續存在,力量較小的台灣當然心存防衛心理,處處小心,而信心較強的大陸則心存浪漫,樂於包容。他直言,“用這個角度看,現在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及民眾能有三成上下的好感,已經很不容易了”。

  來源:環球時報2014-09-16 08:19

  原標題:台媒公布2014兩岸關係調查 對大陸負面觀感居多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