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安倍政府為何能夠解禁集體自衛權?

http://www.CRNTT.com   2014-07-16 09:38:26  


 
日本感受安全壓力

  第三,外部安全環境的變化。安倍政府尋求通過憲法解釋以解禁集體自衛權,其目的在於實現日本“國家正常化”政策。為此,安倍政府不斷渲染日本所面臨的安全威脅。近年來,日本的危機意識日益增強,這種危機意識是全方位的:從經濟上來看,自2010年以來,日本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被中國取代之後,日本在東亞地緣經濟格局中領頭羊的地位已經不複存在。原先中日之間的平衡——中國具有政治大國的優勢,日本具有經濟大國的優勢——被打破了。

  從安全角度來說,近年來,東北亞安全局勢波詭雲譎,日本感受到巨大的安全壓力,這種安全壓力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其一是日本所宣稱的來自於朝鮮、中國、俄羅斯,尤其是中國的安全威脅日益緊迫。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2013年7月18日所發布的民調結果顯示,96%的日本受訪者認為,中國軍事力量的發展是一件壞事;其二是日本對於美國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感到信心不足。因此,日本必須為自己的安全多加考慮,這為安倍政府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政策提供了必要的外部安全因素。

  第四,美國態度的急速轉變。戰後,日本的內政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在美國的監督與授意之下制定並實施的。到目前為止,這個因素仍然可以作為分析日本政府外交安保政策變化的一個重要變量。實際上,奧巴馬政府對於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做法,在態度上經歷了一次重大的轉變,即由原來的冷淡態度轉變為支持日本的做法,並且這種態度轉變的時間很短。2013年2月,當安倍訪問美國時,奧巴馬曾對安倍所提出的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做法未置可否。

  但是,2014年4月21日,在接受《讀賣新聞》專訪時,奧巴馬明確表示他“讚賞安倍首相加強日本防衛力量和深化我們兩國軍事合作的努力,包括修改目前行使集體自衛權的禁令”。4月25日,在白宮網站上發布了《美國和日本:塑造亞太及其他地區未來》的美日聯合聲明中,美國的這一立場再次得到了確認與強調。可以說,如果沒有美國的這種支持態度,安倍內閣在解禁集體自衛權問題上將會更加謹慎,難度也將更大。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為何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便轉變立場?這其中的因素多種多樣,但最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美國感受到其在亞洲的地位受到了嚴峻挑戰。換言之,美國對於其主導亞洲感覺到越來越力不從心。實際上,奧巴馬多次強調,美國需要領導世界,但方式需要改變,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採取“責任分擔”的方式來維持美國對國際“公共產品”的供給。於是,“幕後領導”(leading from behind)戰略便成為奧巴馬政府推進其全球領導戰略的關鍵要素。在亞洲,美國同樣運用這一做法,即讓其盟友與夥伴承擔更多的區域義務,日本則是主要的責任分擔對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