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英拉被拘 泰式民主死結無解?

http://www.CRNTT.com   2014-05-26 10:40:32  


 
  評論作者陶短房對此評價到:示威者真正的目標不是把英拉趕下台,也不是破壞這一次選舉,而是竭力改變現行選舉制度,試圖扭轉他信派“怎麼選都贏”的局面。

  而與這樣怪像形成更具諷刺意義的反差是——泰國是最早採用民主制度的亞洲國家之一,早在1897年,該國的女性和男性就獲得了地方選舉的投票權,甚至比美國頒布第十九修正案(19th Amendment)禁止投票權性別歧視的時間還早20多年。

  總結來看,今天泰國政局可以說是充滿了反諷。一個億萬富豪(他信和他的親信們)被譽為窮人之王;而一個醜聞纏身的政客可以領導一場大規模的反腐敗運動,且抗議者宣稱他們要用封阻選舉來拯救民主;而軍隊則通過政變這種“粗暴”的方式來緩和動蕩。

造就這些民主怪象的基礎是泰國“分裂”的現狀

  一方面,今天的泰國社會貧富懸殊,各階層分化十分嚴重

  根據《紐約時報》的描述,目前泰國不是“一個民主國家,而是兩個”——由於少數城市富裕階層與大多數農村貧困人口之間的隔閡與利益難以調整,貧富分化嚴重(泰國40%的人口占有接近80%的財富,基尼系數接近接近0.5),且各自認定“一套民主”。最終陷入了無法調和的矛盾,“習慣”軍事政變的奇怪循環。

  另一方面,由於泰國底層的民粹思想已萌生,與其它階層達成共識的阻力也變得更大

  他信執政五年內,通過“30珠(約6至7元人民幣)全面健康保障計劃”、鄉村社區基金計劃、“一鄉一產品”等戰略的實施,讓泰國農民收入增加60%,很多看不起病的人重獲生命。而英拉也曾在競選中承諾,執政後直接將每日最低工資由現階段5美元至7美元提升為10美元,她也將繼續推行他信推出的“30泰銖醫療政策”。

  他信和他的親信們正是靠著高額的福利獲得了大量窮人的支持(他信和他親信們在農村支持率高達70%),然而這些福利並非憑空而來。根據“彭博社”的分析,由於大量的補貼正消耗著政府的金庫,債務驅動的經濟增長造成的影響正走進泰國的平常百姓家,在蠶食中產和富裕階級財富的同時,也增加了經濟面臨的風險。

  不過福利的閘門一旦放開,就覆水難收了。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鮑爾(Ernest Bower)警告稱,近年來他信和他的民粹思想已使泰國發生了轉變。他說,通過給予農村貧困人口話語權,泰國已不再像以前一樣,政治事務可以通過各派系之間討價還價加以解決了。他說,他信雖然讓一些人過得更好了,但也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使得不同政黨為了討好自己的支持者而不得不許諾更為激進的政策。而由於“窮人多,選票多,力量大”的現實難被撼動,城市的中產階級支持的政黨無法獲勝,從而只能任由自己的利益被觸及。這也就造成了“受過高等教育的城市中產階級成為了抵制民主選舉促成政變的主力,而相反來自農村地區的未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則正在支持選舉民主”的怪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