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丁咚:中國捍衛主權可能拿南海開刀

http://www.CRNTT.com   2014-04-23 10:04:26  


 
  在上述諸因素的交相作用下,南海區域正變得越來越危險。美國防務新聞網4月13日的一篇文章援引美國AMI國際的分析稱,亞太地區已經超越歐洲,成為全球第二大海軍市場。AMI國際公司預測該地區到2032年將投資2000億美元採購新艦船與潛艇,預計約占全球新船市場份額的25%左右。這反映了南海利益攸關國軍備競賽愈演愈烈的現實。

  在南海領土主權爭議無法通過外交談判解決的情形下,中國應對區域危機的思路已悄然發生轉變,將針對性地在區域行使武力列入選項。這也是中國積極調適“韜光養晦”外交戰略必然邏輯的延伸。習李的演講內容都沒有排除軍事解決的最後可能。而中國軍方高官的話更直白些。國防部長常萬全在會見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時強調,中國軍隊時刻做好應對各種威脅和挑戰的準備,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中國不僅從國家首腦和對外交往層面加強了軍事解決南海主權爭議的輿論營造,而且將它列入軍事戰略的現實議程之中。媒體報道說,中國正在實現全面軍事現代化,並在地區實施強硬的“定制脅迫”戰略,建設了一支足以向第一和第二島鏈投放軍力並長期控制相關海域的遠洋艦隊。中國還在靠近菲律賓的永興島構築軍事基地,既使其成為監控區域有關國家的前哨,也在為戰爭預作籌謀。

  無疑,中國在所有領海領土爭議問題上,都沒有放棄將武力解決作為最後手段,但從現實和條件等角度看,如果真的開戰,那麼必是南海,其中尤以菲律賓最為可能。

  這首先是由於中國在南海的主權聲索,歷史和法理的依據比較充足,“九段線”先於《聯合國海洋公約》存在,南海有關國家依靠它爭奪領土,理據有所欠缺,因此中國拿其開刀,師出有名。

  其二,與日本不同,南海各國作為單一國家力量與中國不在一個等量級上,是美國盟邦中相對薄弱的環節,只要能夠有效阻遏美國直接軍事干預,中國在該區域戰爭中勝算比較高。

  其三,領土爭議單純依賴外交談判很難解決,尤其是在中國周邊領土爭端比較多的情況下,問題久拖不決,將會導致很多嚴重後遺症。為了尋求突破,中國打一仗,以打破僵局,以實現對己更有利的目標,在戰略戰術上都是可行的。

  其四,在中國面臨內外交困之局時,戰爭或許比較有利,從而令最高層下定政治決心。

  不過重要條件是,南海有關國家的主權宣示超過了中方的心理底線,和平談判陷入死局,與此同時,中國的好戰勢力和民族主義情緒升至最高狀態。

  而之所以選擇菲律賓,是因為它既不像與越南那樣,與中國在政治上互有所需,也不像印尼那樣,對中國來說具有重要的地緣戰略價值,更直接的因素則是菲律賓在與中國的領土爭奪中風頭更健,因此殺一儆百,不啻為划算的選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